要聞港聞

龍七公:建立智慧城市 提升生活質素

筆者發現,發展局已推出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入門網站和可視化的三維地圖數據集,供市民免費使用,方便其他相關應用程式的開發,以推動數碼經濟。其實在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年代,我們有必要廣泛利用數據,把獅子山下這片土地打造成智慧城市,提升市民生活質素,讓所有人獲益。
提高效率 減少浪費
要點一:為何要建設智慧城市?實際上,智慧城市是一個概念,提倡採用包括物聯網和不同訊息通訊技術在內的數據共享智能技術,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最大限度上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同時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質素。換言之,智慧城市就是利用訊息通訊技術和其他手段來提高生活質素、城市營運、服務效率和競爭力,在確保能滿足當代居民於經濟、社會、環境和文化等方面要求的同時,也能符合未來世代市民需求的創新型城市。
建立智慧城市需要一套近乎完美的訊息網絡和配套,所以只有在我們這個世代才能做到。舉個例子,智慧城市裏所有的消費者和生產商都知道市場上的每一則訊息,包括每一種產品的價格、品質和碳足迹數據。於是,消費者可以就他們應該買甚麼作出最好的決定,而生產商必須在價格和品質上進行競爭,這將總體上令市場上有更好、碳足迹更低的產品,最終讓全體城市居民得益。
要點二:應對本港的環境問題。香港的環境問題向來被人詬病,而能減少碳足迹、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智慧城市概念,絕對可以成為解決本港環境問題的一個有效方案。要我們的城市更環保,首先就必須收集有關的環境數據。例如,安裝感應器測量城市四周的空氣質素,可以為我們提供所需要的訊息,確定空氣污染的原因和影響。然後,通過分析數據,我們便可找出確切可行的解決方案。以前,要評估任何一個環境問題解決方案的效果,可能既昂貴又費時,而結果不理想時,又必須對方案進行修改。現在,隨着大數據的出現,處理事情的方法就簡單得多了。我們可以通過模擬進行評估,可以大大節省由於進行實際工作所花費的資源和時間,這便是智慧城市的優勝之處。
要點三:跟生活息息相關。好好運用跟市民生活習慣相關的數據,必定能更有效地規劃城市未來的發展和改善市民的生活。就以運輸為例,公共交通服務供應商可以根據市民的出行模式和需要,修改路線和班次時間表等,這樣便可更有效地分配資源,從而減少浪費,並減低對環境的影響。有人進行過估計,通過分析數據和優化能源使用,每名市民每年可減少10到15%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建立智慧城市好處眾多,我們必須坐言起行。政府在「北部都會區」和「明日大嶼」等計劃裏,應該引入完善的環保系統和設備,增加綠色建築和社區元素,落實建設智慧城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