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吟虎嘯:三因素令美國還要打

主導俄烏之戰繼續打還是談的是美國,決定美國採取甚麼態度的有三大因素:一是戰場上的情況,軍事行動的勝負。二是美國政壇、兩黨政治、總統大選、軍工體財團和經濟金融財團的利益博弈。三是歐洲北約盟友、國際形勢的變化。目前這三大因素都在令拜登政府繼續「主戰」,把仗打下去。
軍事戰場情況最具決定性分量,美國和北約的大量軍援、先進武器輸送令俄烏之戰打了一年,不但抗阻了俄軍的速戰速決,打成了持久戰,而且組織了像模像樣的反攻,讓俄羅斯在全球出醜。這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雄心萬丈,不僅要徹底粉碎普京的「特別軍事行動」,奪回烏東4地,還要奪回克里米亞,甚至要揮軍俄國境內,打垮普京政權。烏克蘭加僱傭軍「如此能打」,當然也激勵了拜登,不斷軍援加碼,當下俄烏雙方又擺開了準備已久、雲集數十萬大軍決戰的架勢,風險雖高,勝負難料,但機會難逢,雙方皆無退路,拜登必須支持烏克蘭決一死戰。
俄烏之戰打了一年,美國花了大量財力、物力、人力,尚未達到拜登政府的戰略目標,算算帳只有軍工體、軍火商獲利甚豐,其他財團和老百姓均利益受損。民主黨、拜登政府好像很威,把「世界盟友」大小嘍囉呼應到一起前簇後擁,儼然「美國再次偉大」,然而在美國社會資本集團多元博弈、黨爭之下,拜登政府、軍工體制的風光是不能持久的,必遭群起而攻之,到時戰場打不贏,泥足深陷,就會「主和」勢漲。
歐洲、北約在俄烏之戰中,被美國掐着脖子出錢、出力、出武器,一點好處沒撈到,反而招來能源、糧食、難民、高通脹等經濟社會危機,把自己置身「歐洲大戰」的險境中,甚至會遭核武攻擊。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日前宣布,北約事實上已參與了烏克蘭衝突,成為俄羅斯的敵人。歐洲的反戰示威方興未艾,對歐盟各國、對拜登政府停火促和遲早形成壓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