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經濟養育重擔 74%港人唔願生 創新高

房屋供應不足,影響港人生育。 房屋供應不足,影響港人生育。
房屋供應不足,影響港人生育。
遲婚身子孱 蝸居無空間 學校好難爭
香港這個悲情城市,政府的生育政策配套不足,拒生育的港人創新高!本港生育率過去30年呈下跌趨勢,有政黨發表港人生育意願調查,多達74.2%人不考慮生育,創同類調查新高。而不願生育的主因包括高齡產婦憂身體狀況;經濟負擔大;教育及供養責任大。為解決問題,有近60%人認為政府應助有子女家庭上樓,否則難「蝸居湊仔」。議員批評政府對生育政策遲緩、沒有概念,政府對生育政策早已「落閘」,導致整個社會青黃不接。
適逢國際婦女節,有政黨早於2月進行「香港生育意願、政策與託兒服務」調查,訪問了457人。結果反映港人生育意願極低,原因包括49.7%人表示擔心身體狀況,例如屬高齡產婦;其次為經濟負擔大,有49.4%;以及教育和供養責任大,有45.9%;另有近30%人認為因家庭壓力、難以兼顧工作,加上家庭及託兒服務不足,令生育意願大減。
託兒服務不足 生育政策亂龍
為鼓勵生育,有70%人認為政府應推行生育政策。當中最受歡迎的建議為增加託兒支援服務,有66.5%;其次為鼓勵公司提供更多家庭友善政策,有63%;以及增加學生津貼金額,有62.1%。此外,房屋問題亦困擾港人,致生育意願減退,有59.3%人認為政府應優先安排公屋或居屋予有子女家庭;47.5%人建議增建公營房屋等。
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本港生育水平大致呈下跌趨勢。總和生育率從1991年每千名女性有1,281名活產嬰兒,下降至2003年的901名。雖然該比率曾回升至2012年的1,285名,惟之後仍逐漸下降至2019年的1,064名,疫下更進一步降至2021年的772名。在整段期間,總和生育率持續低於2,100名的更替水平。
政黨倡設基層家庭生育資助
政黨認為政府需要落實家庭友善政策,包括加強託兒及託管名額;全薪產假14周,並設「產後保障工作期」至產假後6個月;同時增設子女教育免稅額,及提供低收入家庭生育資助至少一萬元。
聚焦人才 忽略家庭友善配套
男士侍產假由2019年至今未有改變,議員郭偉强坦言:「不能低估商界對勞工權益爭取的影響」,認為政府在疫後復常,主要聚焦人才政策,卻忽略了其他家庭友善政策。政府應做好家庭友善政策作為配套去吸引人才,他建議政府盡快提升男士侍產假至全薪7天。
對於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早前稱,政府不宜過分干預市民生育,郭偉强狠批政府是對生育政策「落閘」,人口政策關乎本地就業、人口質素等問題,政府對此卻沒有重視,擔心將加重經濟、醫療負擔,「好大程度會令社會有青黃不接的問題!」
政黨公布有關「香港生育意願、政策與託兒服務」調查結果。<br>(李志湧攝)政黨公布有關「香港生育意願、政策與託兒服務」調查結果。<br>(李志湧攝)
政黨公布有關「香港生育意願、政策與託兒服務」調查結果。
(李志湧攝)
家長都想子女入讀好的學校。家長都想子女入讀好的學校。
家長都想子女入讀好的學校。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