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不平則鳴:禁區變金區兼可慳萬億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之睿智,特區高官缺矣哉!前政府蕭規何必曹隨?前政府要用萬億元填海造地,欲解決商住及公私營樓宇覓地難之樽頸,是香港之魚。又移山、又填海、又挖隧、又搭橋、又借貸、又發債,魚雖可貴,但要用萬億元,何苦?
河之南(深圳河)、港之北、界之邊、國支持,有金執、有人稠、有創科、有物流、有商機、有技術、有人才、有模範,為何香港要畫地為牢,自囚禁區?此乃港之熊掌也。熊掌山之珍也,毋須移山填海,毋須與世隔絕,毋須浪費萬億元造地,只要「四通一平」(即通路、通電、通管、通渠及平整土地),即可腳踏實地,好使好用,何樂而不為?更何況,港之熊掌比港之魚的面積要大10倍乃至20倍,橫貫深圳河之東西,何不作優選之首?
不能忽視港庫房空虛、赤字連年,要靠舉債加稅度日,無力二者兼得,自應「捨魚而取熊掌者也」,是為智者之優選首選,是為利民之必選。香港禁區應與時俱進,去「禁」成「金」,易名為港金區。一道警網、一塹濠溝、一條巡路的分隔設施足矣,何必整個港邊區成禁區,北岸已示範成功。
金區名副其實是香港掘金之區,金礦開發的處女地,與一河之隔千萬人口的深圳市相鄰,自必近水樓台先得月,何患無金執?何患無金掘?只患港官花崗岩腦袋繼續實施隔離政策,從嚴從緊禁足開發掘金區。沙頭角中英街,97前是港英禁區,97後卻是特區政府禁區,可望而不可即,可近而不可親,不就是最好的得把口融入大灣區的真實寫照嗎?為禁而禁,以禁為傲,因禁而窘,因禁而窮。子曰:「吾不欲觀之矣。」香港人瞓醒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