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明日大嶼造島由2變3 土拓署死撐造價影響小

【本報訊】「明日大嶼」交椅洲人工島計劃惹起極大爭議。規劃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解釋人工島多項技術問題,包括人工島「由2變3」。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方學誠表示,新方案考慮的重點是減低對生態影響,認為對造價影響較小,成本只增加2%至3%。
方表示,原先方案或令周邊水流速度不足,海床沉積,對交椅洲、小交椅洲、周公島和坪洲的沿岸淺水區附近,影響具生態價值的石珊瑚。新方案計劃在3個島之間建造200米闊的Y形水道作緩衝,可令水流維持在合適水平,減少影響水質。
方又稱,據2021年進行的生態及漁業調查,結果顯示交椅洲等水域只發現小量江豚,無發現中華白海豚,故認為交椅洲位處的水域,非海洋哺乳類動物的重要棲息地。
研堅尼地城站增轉乘站
交通方面,方預料往來人工島及香港大學站的交通需求大增,加上中環及人工島屬核心區,兩區屆時將直接連接起來。當局研究香港大學站可否應付,需否在堅尼地城站增設轉乘車站。由於鐵路興建需時,或需待2033年首批居民入住人工島後,鐵路才通車,但會爭取在人工島完成發展前落成。
對於有意見認為,人工島或會如同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般,出現飄移問題。方學誠解釋,兩者處理海泥的方法有分別,建造人工島時會採用東涌東填海、機場三跑及石鼓洲人工島的深層水泥拌合法,可有效控制沉降,有信心可順利完成人工島工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