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增強中史教育 毋須必修必考

早前有議員在立法會提出無約束力的議案,要求將中國歷史列為本地高中課程的必修、必考科目,在社會和教育界引起不少討論。筆者與大部分議員和社會人士一樣,認同有需要加強香港青年對中史的認識,從而培養他們的國家觀念、民族感情及國民身份認同,但對於以必修、必考的方式強制推行則有所保留。
筆者讀理科、工科出身,但對中國歷史亦相當有興趣。其一是作為中國人,理應對自己國家及民族的歷史有一定認識。其二是許多中史內容都極具故事性,例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三國鼎立、鴉片戰爭、八國聯軍、八年抗戰等等,內容都是有血有淚,有情有義。除了增強愛國情懷,認識中史對於個人成長和道德修養方面都有很大的正面影響。
現時中史在初中已屬必修科目,小學的常識科及中國語文科亦加入不少中史內容。然而,當去到高中階段,學生的心智、思想已成長到某個程度,透過必修、必考來迫使他們加強認識中史,是否最有效的方法?會否產生反效果?再者,整個新高中課程改革,目標之一是透過減少學生需要修讀和應考的科目,讓他們學習得更為愉快和輕鬆,對一般6至7科的必修加選修科讀得更加有效和深入。再加多一科中史變成5科必修科,連同一些延伸及應用科目、STEAM教育及生涯規劃課程等,總數又變回以往中學會考般要修讀8至9科,是否有違當年改革的初心呢?
要加深高中生對中史的認識,其實還有許多其他方法。例如去年開始推行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糾正了以往「通識科」欠缺指定教材,任由老師決定教甚麼和怎樣教,往往變成只重辯論批判、忽略知識吸取的問題。但亦有家長反映,「公社科」的課程與教材過於沉悶死板,例如要求學生「死背」《基本法》、《憲法》和《國安法》條文,教學方法不夠生動有趣,最後可能反而令學生失去興趣。
如果能將部分中史內容融入公社科的教學,透過生動的歷史故事與真實的歷史人物,教曉學生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祖國統一的重要性,相信教與學都會事半功倍。但前提是要有足夠、優質及值得信賴的教材與師資,否則不論是教授通識科、公社科或中史科,最後都可能會變形走樣。這些正是香港過往比較缺乏的,一旦將中史列為高中必修科,教材與師資不足的問題就會更加突出。
對症下藥 扭轉趨勢
最後,社會需要正視近年愈來愈少高中生選修中史科的問題,其成因相當複雜,包括社會的重商輕史氛圍、學生普遍的中文水平下滑,還有過去一段時間的西方抹黑和政治事件、近年的海外升學潮等,都削弱了學生選修中史科的意欲。筆者希望教育局和教育界的專家可以對症下藥,扭轉有關趨勢,但不應因為想不到其他辦法,就不如將中史科列做必修必考,逼學生和家長「硬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