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貪官愈貪愈多 反腐輪迴反覆

2月最後一天,就有3名落台官員被拿來為兩會獻禮、祭旗。中國聯通集團前總經理李國華、遼寧省政協前副主席孫遠良、招商銀行前行長田惠宇,同時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近些年來,每逢重大事件節點,比如重要會議、節慶日前夕,都會拉出幾個腐敗官員進行公示。這種做法,一方面殺雞儆猴,一方面標榜成就。接二連三頻發的腐敗,反而成了「自我革命」的政績。
不過,老百姓如今已「審腐疲勞」。10年前那種對反腐喝采之聲,早已消失。反來反去,老百姓的日子並沒變好。反而是連番折騰,日子更難過,失業劇增,求職無門。因此,民眾反腐愈發冷感。
另一個因素是,反腐雖然持續進行,但爆出來的貪腐行為卻更加誇張離譜,所謂反腐形成的「強大震懾」似乎根本就不存在。雖然官方聲稱反腐已經取得「壓倒性勝利」,但四顧所及,官員貪腐膽子卻愈來愈大。2007年,國家藥監局局長鄭筱萸,因貪腐650萬元人民幣被判處死刑。如今,億元以上的貪官已經司空見慣。甚至像原華融董事長賴小民、恆豐銀行前董事長蔡國華、山西呂梁市前副市長張中生,腐敗金額都高達十幾億元。
嚴以律民 寬以待官
而且,很多腐敗官員的問題並非陳年舊帳,而恰恰是發生在號稱重拳反腐的近10年內。貴州省前政協主席王富玉受賄4.34億元,十八大後收受的佔七成以上。廣西農業農村廳廳長李新元,受賄1.7億元,百分之九十七也發生在十八大後。賴小民有3筆受賄犯罪數額分別在兩億、4億、6億元以上,大部分也是十八大後收受的。海南省委前常委張琦,先後兼任海南3大城市的市委書記,斂財1.7億元,其中1.01億元是2014年後收受。官愈升愈高,錢愈收愈多。也就是說,他們絲毫沒有從反腐中受到震懾,甚至變本加厲。
與「打虎」的聲勢浩大相比,處理起來卻是雷聲大雨點小。鄭筱萸當年600多萬元就換來一死,而今除了貪腐18億元的賴小民外,張中生、蔡國華等10億元級別的貪官都只是死緩減為終身監禁。與之相比,四川18歲少年花3萬元網購24支仿真玩具槍,也被判處終身監禁。嚴以律民,寬以待官,無怪乎官員們有恃無恐。
幾年來,監督機構愈設愈多,遍布部委、銀行、國企、大學。紀委派出巡視組,國務院派出督察組,組織部有督導組,學習教育有指導組。一環套一環,一圈套一圈,卻仍是小圈子把戲,也就注定走不出腐敗怪圈。而且這些精心挑選的「欽差」,貪腐胃口不遑多讓。貴為中央巡視組原組長的張化為、董宏同樣淪為階下囚。剃人頭者,人亦剃其頭。
反腐淪為權鬥洗牌的工具,權力和財富不過是在權貴階層內部左手倒右手,與老百姓無關。政務訊息愈來愈閉塞,官員簡歷都成了機密不再公布,民意表達管道日益狹窄,反腐沒有換來激發活力空間,卻加劇了固化僵化的局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