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在學青少尋覓理想 考察職場認清方向

有組織發表有關年輕人工作的研究,左二為陳龔偉瑩。(黃仲民攝) 有組織發表有關年輕人工作的研究,左二為陳龔偉瑩。(黃仲民攝)
有組織發表有關年輕人工作的研究,左二為陳龔偉瑩。(黃仲民攝)
參與實習增信心 提升生活滿意度
調查發現職業相關能力,包括職業關注度、掌控感及好奇心,直接影響年輕人的「希望感」、「生活滿意度」及「職業適應能力」等分數。而在成效上,曾參加職業培訓的年輕人,包括職涯規劃、職場考察、工作體驗及實習等,分數均較未參加者有約10%的提升。
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於去年4月至12月期間進行問卷調查,成功訪問820位18至24歲的本地年輕人,近半受訪者為大學畢業生和兼職或全職工作者。
預先體驗工作 確定興趣
聯盟另與近400家機構及政府部門合作,舉辦青少年工作體驗計劃,2014年至今有2,000名青少年參與,當中超過20%人獲公司延聘。計劃過去更進行成效調查,訪問146名去年的參加者,發現計劃能顯著提升生活滿意度,增加提早進入職場的信心。
現為科大一年級生的李志堅,一向對科技有濃厚興趣,去年中六暑假獲派至科技公司,進行為期一周的工作體驗。計劃令他加深對職場的認識,畢業後希望從事與產品開發相關的工作。
另一名參加者為就讀中五的吳同學,去年暑假獲派至媒體公司實習,期間體驗不同工作,譬如錄音,剪片等。親身體驗過後,她確定自己興趣,前路不再迷惘,肯定日後想從事的工種,擬報讀傳播相關課程。
聯盟主席陳龔偉瑩表示,計劃是特別為基層學生而設,以及早介入及在公平原則下,讓每名學員均獲得職場體現機會,加深認識社會,強化生涯規劃能力,建立職志方向,亦可擴展商界人脈,規劃人生,向上流動。
助擴視野 應付社會變化
計劃不是職業配對,因無必要讓高中生預先選擇某一條出路,相反,希望擴闊他們的視野眼界,以及讓他們看到選擇,繼而配合自身的興趣及潛能,建立軟實力,應付未來的商業和社會變化,甚或打破跨代貧窮,希望政府能將計劃廣泛推展至社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