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俄羅斯若敗

俄羅斯若在烏克蘭戰爭中擊潰烏克蘭軍隊,從現時國際形勢來看,不會侵佔基輔,而是逼烏、美談判。俄羅斯應有更全域的觀念,不着眼佔據烏克蘭的土地,就算公投4州亦可重回烏克蘭新的聯邦體制,只是堅守克里米亞,是為了守衞黑海海域。如此歐洲可免大戰,歐俄可重開談判並存以至合作之途。
但若俄羅斯戰敗,即使守着克里米亞,應不可能阻止烏克蘭與北約進一步攻擊。俄軍敗,不可能撤軍,一是俄怕骨牌效應,北約會迅即拉攏前蘇聯國家加入,繼續東擴。但更戰略擔心是烏克蘭與北約會一直戰至攻陷克里米亞,並將之轉變為北約的軍事重鎮。若如此,俄羅斯整個黑海海域和周邊地區便全受北約威脅,俄國農業重心的南俄便不易保存。失去烏克蘭,再動搖南俄,俄國的農業基地便大致淪陷,出口不成,國內供應也會受打擊,民生和糧食安全便會失去,國運危殆。
19世紀英國為首的西歐與俄羅斯的克里米亞之戰,不僅是爭奪出黑海之路,封鎖俄羅斯勢力南下,亦是要爭奪俄羅斯全國糧食主產地的烏克蘭與南俄。蘇聯革命時,英、法等「八國聯軍」式的入侵,首先便是要佔領烏克蘭與南俄,以進攻莫斯科與聖彼得堡。二次大戰德國進侵,主力也在爭奪烏克蘭與南俄,不僅為糧食,更企圖搶奪阿塞拜疆的油田,致有史太林格勒的苦戰。俄羅斯失去克里米亞,便失南俄屏障,再也沒法西抗美國與北約。
俄羅斯揚言戰敗便會動用核武,怕的是美國與北約的進一步壓迫,引發美國策動毗鄰前蘇聯國家和內部叛變。俄攻烏克蘭是先發制人,以攻為守,失敗的話是俄羅斯的全盤失敗。但中國堅持不容忍烏克蘭危機中動用核武與生化武器,表面上是針對俄美雙方,實質主要限制俄羅斯,不讓其在敗中拚命。
然而,若俄羅斯在烏克蘭戰敗,美國與北約會單只把俄軍全部逐出烏境便停止嗎?最容易的方法是武裝在烏軍中的俄羅斯叛徒,侵襲俄羅斯境內,也同時策動顏色革命,求一竟推翻普京政權之功,把蘇聯解體之後尚存的俄羅斯聯邦也要解體,從根本上解決蘇聯共產主義與俄羅斯政治勢力對美國霸權主義的挑戰。
烏克蘭戰爭根本上是美國霸權之戰,俄羅斯衞國之戰,烏克蘭只是藉口,只是借來的戰場,俄羅斯敗便不只是在烏克蘭戰場上的敗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