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青年宿舍屈指可數 畢業生斥政府做騷

青年住屋問題嚴重。 青年住屋問題嚴重。
青年住屋問題嚴重。
5年追加3000位杯水車薪
為協助青年發展,進一步支援青年的住屋需要,《施政報告》提及擴大青年宿舍計劃,將酒店旅館轉作青年宿舍,目標是5年內提供額外約3,000個宿位,據了解,當局今日將宣布首批酒店名單。但面對25至39歲青年與父母同住比率達52.7%的情況,則顯得「杯水車薪」,甚至有青年人直指「止渴都止唔到」。本報採訪了剛畢業的兩位青年,一位因就業困難仍未找到合適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另一位為月入約3萬的老師,均表示青年藍圖措施看似有針對性,但實際上「覺得幫唔到自己」,青年宿舍更似「做畀人睇」,亦解決不到長遠問題。
洪先生現年24歲,剛剛從內地大學畢業準備回港就業,目前兼職不同學校的運動教練,但因就業市場對內地大學的資歷有疑慮,遂難以找到全職工作,收入亦較浮動。洪自稱為「N無人士」,現時與父母一家三口居住在約300呎已購入的公屋,他指現時只能「瞓廳」,沒有獨立房間。洪指雖然自己可以選擇租樓,但只能揀劏房,甚至「人工要全部畀晒租樓」。
政府早於2011至12年提出青年宿舍計劃,但現時真正落實並運行的只有於大埔選址的80個宿位,位於元朗的選址原指預計於去年底開放申請,但至今也只稱「即將招租」。洪稱宿位「僧多粥少」,申請較難、加上住宿條件令計劃更似「做畀人睇」,即便入住也只是過渡性質,只能住3、5年,且過了入息便不能再住,措施解決不到長遠問題。
入息愈低恐愈難申請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黃秀儀指政府當局建議最新有關青年租戶的申請條件,須每年參與不少於200小時的社區或志願服務,黃指從他們的營運經驗所得,此條件未必適合所有在職青年。翻查資料,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宿舍PH2單人申請者的每月入息上限約為2.4萬元,青協指由於宿舍並非一般住房資助政策,而是希望助力青年發展,因此在揀選入住者的實際操作上,若條件一樣,會偏向選擇入息更高的申請者,洪認為此舉會讓愈有能力負擔市價租金的青年愈容易入住到政府資助的青年宿舍,他指自己「唔係話躺平」,但希望青年宿舍應該按需求幫助。
而現職老師的阿J直指青年住屋措施是「冇錢嘅幫唔到、有錢嘅都幫唔到」。他稱自己雖然「月入3萬,都唔知道未來要住喺邊」,因就算月入多少,在香港買樓仍然是十分困難,至於藍圖指會推出更多首置盤,他稱一定「有好過無」,但因數量有限,認為「輪唔到我,所以唔需要諗」。
議員張欣宇指從青年發展藍圖可見,政府甚少從青年角度出發思考青年需要甚麼,只是在「要求」青年,而即便施政報告再追加3,000個青年宿舍宿位,他指數量供應都不足以彌補同住比率的百分之一,他認為若政府真心想解決,青年發展藍圖中提及的青年住房措施如青年宿舍、首置盤等,應與同住比率相匹配,才有實質成果。記者曾卓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