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撤口罩全球最遲 慢動作錯失機遇

當澳門人都毋須在戶外佩戴口罩之際,作為中國另一個特區的香港再次慢十拍,至今對撤銷口罩令不置可否,反而像條件反射一般,早前又刊憲將口罩令延長14日至下月8日。專家直斥,香港是全球唯一一個仍維持口罩令的地區,口罩對防疫的作用近乎零,再次直接戳破一個自稱「以結果為目標」有為政府,在社會復常方面是如何拖拖拉拉、不做不錯不作為!
有見鄰埠再次先行一步,本港專家促請港府撤銷口罩令之聲不絕於耳,據悉港府終於「的起心肝」研究撤銷,惟因為已經刊憲,相信最快也要下月初才會撤銷口罩令。消息指,當局擬一併取消戶外及室內口罩令,但公共交通工具、醫院及院舍等高危場所可能仍然維持佩戴口罩規定,情況跟澳門類似。
過去港官最不屑倣效澳門,由派錢到防疫均自以為領先一籌,但事實證明恰恰相反。不跟不跟還須跟,如今還是有意跟隨鄰埠做法,反映港官做事後知後覺、不踢不動、毫無前瞻性的老毛病,並未隨着特首換了人而有所改變。最荒謬的是,港府可以按自己需要使用行政手段,刊憲實施種種額外規定,偏偏不可以按實際情況提前撤銷口罩令,寧願延至下月初刊憲期滿才處理,這不是官僚僵化、敷衍塞責是甚麼?
現在已經是愛國者治港的時代了,香港已由亂入治、由治及興,惟官老爺依舊是一副不做不錯、少做少錯、漫不經心的態度執政,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完全沒有自主意識。君不見,若非內地的動態清零措施在極短時日內改弦更張,敢寫包票港官直到今日都不敢輕舉妄動。
問題是,在後疫情時期,全球各地皆集中火力拚經濟,別說香港在復常路上慢於西方國家許多許多倍,就算是鄰近的競爭對手新加坡,復常起步也比香港快差不多一年。這就難怪,由資金到人才再到旅客,由國際排名到競爭力指數,新加坡皆贏香港何止十條街。所謂「執輸行頭慘過敗家」,港產官僚做事冇心冇肺冇靈魂,「阿爺」不踢完全不懂得動,新加坡將香港愈甩愈遠,合理之至。
再看全球必爭的旅遊業。新加坡政府預料,今年的旅遊收益將恢復至疫情前的75%水平,顯得自信滿滿。反觀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早前才說,難以估計通關後的旅客量,亦未知旅客的出行模式會否恢復至同過去一樣。連主事官員也是十問九不知,香港還談何吸客大計?尤其旅發局推出的「你好,香港!」宣傳活動劣評如潮,將香港包裝得毫不吸引。通關後香港市面熱鬧程度大不如前,內地旅客並無如期湧至,西方遊客買少見少,箇中原因是甚麼,還不值得港產官僚反思嗎?
當內地解封後,絕大部分旅遊景點都見不到一個戴口罩的遊人,全世界只有香港仍然滿街「東亞病夫」,吸客不成反趕客,夫復何言。一方面是港人蜂擁外遊,另一方面入境旅客人數不如預期,香港如何振興疫後經濟,思之令人惴惴不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