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不平則鳴:一二三四億問我何得益

本屆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在形格勢禁下屬中庸之道出重力谷經濟復甦,沒有着力衝破利益固態藩籬的舉措,只能「睇餸食飯」;「胡椒粉」度度「糝」些,務求皆大歡喜,穩住局勢,再待經濟反彈,才從長計議。無他,《施政報告》已定下框架,掌櫃也好,大廚也罷,只能依樣畫胡蘆。那麼,睇餸食飯自然因人因所處社會地位而不同,有「好餸好飯」、有「少餸少飯」、有「半餸半飯」。一如基層自嘆:「一二三四億,問我何得益?」(即預算案開支1,234億元)。
好餸好飯者,無論預算案如何,與我何干?滯港萬多名假難民是也。餸照派、飯照施、港照留、司法覆核官司照上訴,反正香港的民主人權才是無價之寶。雖則每年用逾12億元養假難民的餸菜錢,大都轉找黃營大狀數,大狀的紅酒美食開支也算刺激經濟和增加消費吧!好餸好飯豈不快哉!哪管你350萬人受惠一年的交通津貼開支才10多億元,哪管你增加低收入照顧者生活津貼由2,400元加至3,000元,每年也只4.3億元,基層不如假難民!
少餸少飯者,政府外判制聘用的員工是也。儘管預期5月1日最低工資的時薪加至40元,但沒有「一年一檢」,時薪仍嚴重滯後於物價升幅。作為香港最大僱主的港府聘用最多的外判員工,仍不肯帶頭推行「一年一檢」最低工資制度,無他,「楚王愛細腰,宮中女子多餓死」。
半餸半飯者,非5天工作制的公務員是也。政府自2006年推行5天工作周至今17年,已有約70%公務員享有工作5天的「滿餸滿飯」,惟仍有約三成是7天工作5天飯餸,如此同工不同酬,怎叫人有成就感、幸福感呢?沒有讓人看到哪年哪月才熬到頭,得享滿餸滿飯,試問公務員士氣又怎會高漲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