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烏若戰敗

當烏克蘭政權努力宣稱勝利在望,當拜登到華沙召開北約東歐六國會議,乘火車長途跋涉親到基輔鼓舞烏克蘭士氣,當歐盟領袖趕到中國拜訪,當白羅斯總統訪華,普京與王毅親密會談,普京多會在近月訪華。當中國提出政治解決,停戰和談,要重建戰後烏克蘭。烏克蘭戰爭正處於怎樣的情況呢?
是美國和北約軍事援助大力支持下,烏克蘭的春季攻勢可開展,帶來戰場上的勝利,抑或是俄羅斯的春季攻勢會打垮烏克蘭軍隊?
對美國、北約和烏克蘭政權來說,形勢似有不妙。若烏軍在烏東、烏南戰線潰敗,基輔地區亦難免受襲,烏克蘭政權會怎樣反應呢?是焦土之戰,殊死頑抗?是北約出兵,引發歐洲大戰?抑或是德法出面,要求中國介入,推動停火和談?普京一直說願意談判,只是談判之門在去年4月後被澤連斯基關上。戰場失利,澤連斯基未必可控制烏克蘭政權。為免潰敗,烏克蘭政權應有不少人不願戰至最後一個烏克蘭人,而願意停火和談。拜登能否阻止他們與德法合流,要求停戰呢?
戰場上勝負是最關鍵,不能作假,怎樣的政治宣傳也難以挽救,一如美國敗退於阿富汗,沒法掩飾。美國與烏克蘭政權或許要趁全面潰敗之前尋求停戰,以保存實力,談判時也可有多點籌碼?
烏克蘭若因敗而談判,便難以採韓戰模式,俄羅斯當然是樂於停戰,可亦不會借此爭取更多的政治保障。俄羅斯若攻陷烏東,保住公投的4州,便大可用4州的自治和烏克蘭的政治中立作為停戰條件,使歐盟沒法反對,這便是回到2014年《明斯克協議》的立場。更可以此要求停止制裁,或至少可用歐盟減少或免除制裁來換取石油及天然氣供歐,恢復烏克蘭的過境管道運輸。在公開了美國炸毀北溪1號及2號天然氣管道之後,歐盟未必可跟隨美國堅持禁止與俄作能源貿易。
美國及歐盟的軍火生產商,當然反對停戰,但他們沒法可用供烏的武器來扭轉現時戰場上的劣勢,亦不足以壓倒美歐內部的金融和工業資本停戰復常的政治要求。至於歐盟官員與歐盟各國政客更易轉變立場,來爭取回日益反戰的輿論,挽回流失中的選票。美國也要排除特朗普當選的機會,在勝選之後才再重新部署對俄、對歐、對中的戰略。
烏克蘭軍戰敗也許是世界的希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