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醫護續出走 新血加入難補救
【本報訊】公立醫院長期面對人手不足,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顯示,2022至2023年度只有6,450名全職醫生,較去年減少34人;全職專科醫生人數在2021至2022年度有3,385人,而上個財政修訂預算後餘下3,280人,即過去一年已淨流失105人,預算2023至2024年度再減至3,230人;至於全職護士人手方面,2021至2022年度總數為28,107人,惟2022至2023年度亦減至27,700,預算2023至2024年度再減至27,620人。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表示,公立醫院每年均有駐院實習醫生於畢業後繼續留在公院服務,例如2021至2022年有445名實習醫生,一般而言他們會在2022至2023年度正式加入公立醫院,惟該年度醫生人數仍然減少了數十名,「即是實際走的醫生至少有數百名,每年有『新血』加入,都補唔番資深醫生離開」,反映公立醫院醫護人手流失問題相當嚴重。
林又認為,醫院管理局應思考如何改善服務質素從而彌補人手不足導致的醫療問題,例如在藥物治療方面擴大藥物名冊,「不要因為貴就不買治療成效可更好的藥」,令病人可以更容易穩定病情。
團體憂有新醫院冇醫生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亦認為,公院人手持續下降情況令人憂慮,或會影響醫管局的發展,加上2025年第一個10年計劃所興建的醫院均會相繼落成,意味着本港將會多一至兩間醫院需要醫生,憂醫管局或未能應付。
為挽留人才及吸引人才加入公院服務,醫管局透過不同措施,包括早前推出的退休後延任安排、員工置業貸款計劃、增加晉升機會、增設職位等。另外,當局亦推行「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促進兩地公營醫療服務的發展與交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