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偽史論

據報載,在立法會辯論高中必修中史時代表工聯會的議員吳秋北,在支持議案的同時,強調中華文明是唯一幾千年不間斷的文明,批評西方歷史,一是古希臘、古羅馬「大多係子虛烏有的神話偽史」,而近代史則大多數是戰爭侵略,殖民掠奪,「極端邪惡」。
香港高中必修中史是要在英國人百年統治之後,爭取人心回歸。中學生要學習認識本國歷史,這是毋庸爭議,因此而強調中華文明的幾千年延續亦不是錯誤。但重要的是不要墮入文化文明的正統觀念,以為中華文明幾千年不變,漠視從開始時期,中華大地的文化文明便是多元包容,因此才可以在朝代興衰、外族頻密入侵之後,還可以吐舊納新,不斷地變革更新。
秦朝一統替代共主封建;唐代是胡化漢人與漢化胡人再造中華;元蒙打通東西,文化與人種的大混合,都是中華文明經歷大的蛻變。其他的古代文明未能在興衰中維持,各有因由,未必可據此而說中華文明比別的文明偉大,只是際遇不同。要說中華文明的韌性,需說明這幾千年的演變,也要點出中華大地的特殊地理因素,不像兩河文明、埃及和希臘、羅馬等處於歐亞大陸無險可守、四方會戰之地,其中理由論據當是中學中史教學的極其有趣之處。
但以中華文明的悠久來對比古羅馬、古希臘之「偽史」,卻顯得是無知的民粹主義。內地有西方偽史之說,但缺理據,也與西方的考古與歷史所得相違。立法會的議員憑甚麼可以公開說古羅馬、古希臘大多屬偽史,以此來詆毀西方文明?古羅馬、古希臘的歷史有不少爭議,一如中國古史,例如三星堆文明難解,夏朝無信史亦難以系統地追溯三皇五帝。究竟黃帝、炎帝才代表中華文明,抑或均是中華文明?秦以前的巴蜀文化與商周關係如何?
要準確地了解幾千幾百年的歷史現實細節不易,但是無礙對歷史大概的認識,也增添歷史多角度多方法發掘研究分析的需要,中學中史便不是官修歷史,神聖不可懷疑,而是讓學生了解中國歷史的複雜多元。可是,疑史是歷史研究的態度,必須輔以嚴謹的搜證、分析。在要求中學必修中史之同時,詆毀西方歷史為偽史、為醜惡,以簡單粗暴的主觀淺見來替代嚴肅的識知與評論,陷入極端民族主義排外的陷阱,又豈是議員所應為,給學生作出的示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