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走火入魔

隨着新冠疫情逐漸緩和,內地和香港的社會經濟活動陸續恢復正常,一度對中國旅客實施歧視性入境限制的南韓也已解禁,唯獨日本仍然維持「限飛令」,對內地和香港航班、旅客無理設限,導致航空公司和旅遊界大失預算。很明顯,日本此舉並非為了防疫,純屬政治操弄,目的是羞辱中國人。既然如此,中國人不去旅遊就是了,有甚麼問題?航空和旅遊業也許會有損失,日本自己的損失更大,而一般民眾則沒有甚麼大不了。看到香港有些人為了無法去「賞櫻」而如喪考妣,實在莫名其妙。他們將日本視為「鄉下」,日本人可有把他們視為同胞?
早就說過了,在美國眾多附庸國中,日本是最奴顏婢膝、最沒有國格的一個,尤其是在對華對俄政策方面,狐假虎威的日本往往衝在最前面,有時候甚至比美國更囂張。小日本如此賣力,到底有何獎賞?不但沒有得到任何獎賞,反而被美國任意收割。當年一紙《廣場協議》使日本經濟迷失了30多年,去年美元強勢更使日圓一度跌回30多年前的水平。日本GDP曾長期佔據全球第二位,如今連第三位也岌岌可危,情何以堪。
最糟糕的是,過去日本一直維持貿易順差,惟近年形勢逆轉,至今已連續17個月出現逆差。對一個出口導向型的經濟體來說,長時間的貿易逆差意味着甚麼,不言而喻。隨着疫情緩和,國際經貿活動本來可望慢慢恢復正常,奈何日本為了向美國表忠,不斷刻意挑釁中國,製造貿易障礙,如今更將中國旅客拒諸門外,無異於自斷財路,可見小日本確實已走火入魔。
南韓的情況與日本大致相同,都是美國的附庸,都是圍堵中國的一環,最近在對待中國旅客方面也都是採取歧視性限制措施。不同的是,南韓已經提前解除入境限制,而日本依然無理設限,說到底還是南韓政府相對理智。實際上,南韓也已連續多個月出現貿易逆差,上個月逆差更達到126.9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主要原因就是對華出口尤其是半導體出口急劇下降。面對如此惡劣的經貿形勢,南韓政府不得不認真反思:充當美國遏華棋子究竟能得到甚麼?
不管怎麼說,日本和南韓都是中國的鄰居,經貿方面都要依賴龐大的中國市場,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他們跟隨美國反華遏華,受傷的只能是自己。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