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香港自由港

香港作為自由港,在國際的義務應該是在跟從中央政府的國家政策,只尊重聯合國的決議,不以任何的政治原則來干預自由港的運作。與內地不同,這便是一國兩制的真義與初心,也是香港能在回歸之後對中國、對世界的最大貢獻。
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中美形成新的冷戰在所難免,不論中國是否願意。或許美國還是希望用和解來迷惑中國,便於推動去中國化部署。但中國不可能坐視不理,或守株待兔,中國多被迫也進行去美國化來抗衡。在去中國化與去美國化底下,香港會受最大的衝擊,怎樣減少衝擊的消極影響,怎樣在夾縫中爭取中國的利益,保存並發展香港的機會,會是香港在新冷戰中最關鍵和重要的挑戰。
香港的出路是堅持自由港,只遵守聯合國的決議,對任何國家、企業、個人依據國際法,執行自由開放。在中美矛盾中,中國政府強調在國安法下的一國兩制,香港強調不存任何政治歧視,對不同國家、背景企業一視同仁,依法對待,甚至依自由港的原則,內外都予國民待遇,積極營造國際政治鬥爭下的一片樂土。
這樣做法的前提是,中國國家的強大政經力量和勇於任事,不懼美國的政治壓力與攻擊。美國打不倒中國,便要妥協,便有顧忌,即使它還是不斷尋找機會對付中國。每次新攻擊前有喘息空間,不可能一直不停地採攻勢,致再衰三竭。中國便可利用這空間,盡力擴展香港東西統戰合作功能,以自由港架構推動香港自由港的作用、影響。這是用國家強大的力量作為香港自由港的後盾、推動力。
有了國家的大力支持,香港便可運用智慧、創意、人脈把自由港的功能發揮出來,向友好和不友好國家的企業提供可行的交易機會和條件。國際政治與經濟還是利益為先,美國的強權不可能完全壓倒所有國家。即使西方陣營,也不可能讓美國優先,其他國家吃苦受損。
美國的資本主義也不是鐵板一塊。利益所在,國家與政治意識形態的主張難免讓步。只要國家堅持,美國顧忌中國的反制,香港便可趁機用自由港打通各國和企業的利益,使香港在新冷戰中成為中國可控的各國各方緩衝地,這有點像回歸前的香港。但那時是英美主導,現在是中國主導,為的不是鞏固美國霸權,而是在新冷戰中推翻美國的霸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