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政情:中史列必修科 議員憂增學生反感

有議員建議高中選修嘅中國歷史科改名為「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科」並列為必修。 有議員建議高中選修嘅中國歷史科改名為「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科」並列為必修。
有議員建議高中選修嘅中國歷史科改名為「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科」並列為必修。
有部分教育界人士十分關注下一代對中國歷史嘅認識。本業係歷史系教授嘅議員劉智鵬,尋日喺立法會提出無立法效力嘅議員議案,建議高中選修嘅中國歷史科改名為「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科」並列為必修,同時建議當局以「達標」或「不達標」作為該學科嘅考評機制。然而佢嘅議案就惹來其他議員提出修正;仲有人擔心中史列為高中必修嘅主張,會增加學生對中史科嘅反感程度添。
劉智鵬提出議案嘅目的,係希望中學生認識同探討中國歷史嘅演變,以及探索人文、地理、歷史之間嘅相互關係。佢認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相信「高中推行持續而定時嘅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科,必定係高中生一段愉快學習嘅經歷」,又表示佢嘅主張,唔會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重疊,反而係「互為表裏」。
曾經喺中學執教鞭嘅議員梁子穎指出,過往有唔少學生因擔心不能應付4個必修科,而選擇到其他地方完成中學課程,最後「兜個圈」返回香港升讀大學。因此佢憂慮,一旦將中國歷史列為高中必修科目,可能加劇學生嘅流失,甚至影響學校人手安排,或增加學生對中史科嘅反感程度。
恐課程重疊 弄巧反拙
至於提出修正案嘅議員管浩鳴,指自己雖然同意議案嘅目的,但若將科目設為必修,會衍生課程重疊、制度上須作出調整等問題,恐怕會弄巧反拙,適得其反。因此修訂將中國歷史列為中學階段嘅「必須學習經歷」。
議員鄧家彪稱「自己好鍾意歷史,初中已睇晒80冊《資治通鑑》」,但就讀大學應考相關科目只取得「B級」成績,相反「嗰啲唔鍾意中史嘅攞A」,凸顯出中史科喺考試評分方式上有扭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