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言必有舜:推動輔導專業發展

立法會早前通過郭玲麗議員提出的「改善市民精神及心理健康,推動香港輔導專業發展」議員議案。不少發言的議員都表態支持,包括要求當局研究確立輔導員專業認可或認證系統。當局的回應也在大家預期之內,表明暫沒有計劃為輔導員專業認證提出法定要求。
筆者認識不少從事輔導專業人士,他們多年來不遺餘力爭取政府認同確立輔導專業資格認證制度。翻查資料,全港有7所本地大學提供輔導學學士及碩士學位,過去20年培養約一萬名專業輔導人士。學校有嚴謹的課程內容及實習要求,畢業生的資歷受到外國專業協會如英國、加拿大及澳洲的認證註冊,但在香港卻無法得到政府認許下執業。
按政府數據,全港公營小學約有810名人員從事學生輔導工作。但據筆者所知,每年數以百計本地輔導系畢業生,許多都因沒有適當工作或薪酬偏低而轉行,或艱苦地以私人執業方式堅持輔導工作。這是人才錯配。市民近年精神健康每況愈下,連續5年處於不合格水平。早前一項調查顯示,約兩成學童壓力指數高於正常水平,13.4%學童感到抑鬱及12.5%感到焦慮,兩項指數均高於歐美地區水平。
在學校整筆撥款制度及一校一社工政策下,學校可自行決定是否需要聘用輔導員輔助學生。但輔導員由於沒有認證與註冊制度,薪酬只與教學助理相近。社會需要社工,也需要專業輔導員,兩者職能與專長有別,也可相輔相成,後者着重於以內在認知、情感及行為幫助受助人。
香港要搶境外人才,同時也可在認可專業人才方面花多一點工夫,支援輔導專業走向註冊認證的一步。另外,可考慮在官校或政府職系加入輔導專業崗位,在基層醫療架構設立輔導員職位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