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香港金融

美國去中國化,中國亦應去美國化。一如美國所為,中國採去美國化也應按部就班,有具體的戰略,不是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當前最關鍵的是金融,美國的去中國化主力是金融,因中國在美國有龐大的資產,美國控制的國際金融也是中國資金運轉的主平台。因而美國若制裁中國,可以有多種模式:俄羅斯模式、伊朗模式以至全封鎖隔絕的敍利亞模式,無論哪個模式,都構成對中國資本的最大風險。風險建基於政治,美國的制裁全無國際規則以至美國傳統法理可依從,任意性巨大,因此風險極深,不可能用一般對沖、保險來應對,而只能撤資。
撤資的時間實際已十分迫切,因為美國已開始脅迫中國概念股等在美國股市退市,且已定下緊迫的時間表,亦已制裁個別的中國企業、中國公民,隨時因應美國政治的要求,制裁、驅趕的步伐加快,範圍擴大,例如禁止中國公民和企業購置美國房產。若有追溯權,中國在美國以至加拿大等西方國家的極其大量的房地產投資便要賤賣撤走,撤走還會被美國等政府以各種理由徵稅扣減。過去幾十年中國的美國化,使這個政治風險變得十分巨大。
中國去美國化,不可能全部返回中國內地,一是這會打擊中國的開放與國際化,二是資金回撤過程會損失巨大。中國只應去美國化,不能閉關封鎖,除部分撤回內地外,大部分仍要在國際市場上運作,最主要的便應是集中香港,由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把香港建設成中國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讓回流和日後轉出的中國資金可在國際市場運作,中國以政治和國家政策、資金來保障香港離岸中心的發展,並以香港為核心建設去美國化、與非西方友好國家連接的國際金融網絡。
例如,香港的股市除助力於深圳、上海股市外,可與沙特阿拉伯灣區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互通有無,連成一體,實現中央政府推動的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命運共同體的發展,也可以與俄羅斯的聖彼得堡股市、其他上合組織成員以至非洲與南美的主要股市聯手結盟,形成相通體系,把香港變成中國與一帶一路非西方國家的離岸在岸金融中心,扮演紐約與開曼群島合併的國際金融功能。
中國去美國化應依靠香港的替代作用,這便是「一國兩制」的真義,但當然需要由中央政府縝密規劃、支持與監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