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起步慢舉棋不定 復常長跑鬥後勁

復常路上輸在起跑線,要窮追到終點,香港等到上周一才全面通關,以為會迅即振興經濟,然而事實與預期卻有很大落差,的確出入境人流是多了,但考慮到封關3年,開放後來個報復式反彈絕不意外,重點是旺丁是否旺財,對市道是否如及時雨,這一個星期看來,多少起點提振作用,但與疫情前還差得遠,更別說回到最輝煌時期。
高官在疫情下經常表現「精神分裂」,一邊不斷預告財赤千億元要勒緊褲帶,一邊卻歌頌香港好,機遇處處可以吸引人財,一時一樣,市民都被弄得昏頭轉向,最希望了解真實現況。行會成員兼議員林健鋒來自商界,對市況觀察比較貼地,他昨日表示,本港和內地恢復全面通關是好的開始,短期內能為商界帶來一定幫助,但他強調不應期望本地營商環境及經濟能在1至2星期內就現好轉,預計需時2至3個月才有明顯改善,最快要到年底,本港整體經濟才能回復到疫情前水平。
林健鋒認為就目前本港經濟而言,港府有需要「派錢」,下周三現屆政府便要公布第一份《財政預算案》,財金官員昨表示仍未敲定,林健鋒建議港府應繼續向市民派發消費券,亦促請政府透過「保就業」計劃為本地商家提供幫助,先保住能夠重振經濟的本地企業。相信大家心中有數,哪些企業曾經支撐香港,現在卻岌岌可危:旅遊業冰封多時,政府以為送50萬張機票有作用,實在是一廂情願,反而未見官先打三十大板,那些收免費機票來港的旅客,不見得會把省下機票的錢在港大量消費,極有可能沒有下次,現在最重要吸引熟客舊客回來,首先要理解他們為何還未想來香港。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外國人眼中,香港仍然未從疫情走出來,未準備好迎接遊客,最明顯便是街上人人戴口罩,高官以為在宣傳香港活動除下口罩便足夠,但昨日復辦的馬拉松,是國際盛事,港府高層與一眾嘉賓為賽事主持起步禮,卻還是罩不離口,曝光在全世界傳媒的鎂光燈下,難以自圓其說。高官剛結束中東之行推廣香港,不知道有沒有順道取經,去年底卡塔爾世界盃人山人海,元首出席頒獎禮都沒有戴口罩,身體力行,這才是真正復常的象徵,並不是靠宣傳造勢可以改變旅客觀感。
昨日的馬拉松有3.4萬人起跑,出席率接近97.5%,是歷屆最高的一次,雖然有30多名跑手不適送院,但總算順利圓滿舉行,反應熱烈其中一個原因是防疫措施放寬,不用驗核酸或快測,只剩比賽前後要戴口罩,其實是多此一舉,作個模樣以符合當局要求,難道數萬個跑手在比賽中除罩呼吸就不會散播病毒?這次經驗,足以證明香港絕對可以除罩了,只是官員未夠果斷,仍要人人戴上口罩才有安全感,七人欖球賽蓄勢待發,專程遠道而來的觀眾,根本不用送機票,只要不需他們觀賞時戴口罩,已經是很大禮物。
復常路就像馬拉松,起步慢便要鬥後勁,預算案舉棋不定,矛盾忐忑,如何能全力衝刺?對手老早到了終點,香港還戴着口罩氣來氣喘吃力地追趕,勝負分明,潑出去的水收不回,過了檔的客人別以為會回頭,官員若認為以現時態度可以救市,那只能說一句太天真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