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英爹強出頭

最近有班移英黃人向英爹投訴,聲稱他們的強積金被滙豐銀行限制領取,英爹果然夠義氣,立即替他們出頭。英國國會一個跨黨派委員會煞有介事發表報告,指摘滙豐的做法對離港人士造成困難,「道德上」有錯誤立場,甚至上綱上線扯到「打壓人權」。滙豐如何回應?該行強調尊重人權,但與所有銀行一樣,都必須遵守開展業務地區的法律和監管機構指示。
滙豐的回應有理有據,可謂四両撥千斤,讓英國政客和黃人們無可辯駁。任何企業在香港經營,都必須遵守香港法律,接受有關部門監管,這是最基本的常識,難道英國政客不懂?殖民時代英資企業在香港普遍擁有特權,但回歸後所有企業均一視同仁,滙豐也不例外,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強積金法例規定,在六項特定情況下,可於65歲前提前提取強積金,包括提早退休、永久性地離開香港、完全喪失行為能力、罹患末期疾病、小額結餘、死亡。移英黃人也許自認符合「永久性離開香港」這一條,問題是如何證明?這班人絕大多數持BNO赴英,而中方早就宣布不再承認BNO作為有效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即是說他們不能以BNO來證明自己移居英國。何況根據英國推出的所謂「5+1」計劃,BNO持有者必須居住滿5年後才能申請永久居留權,誰知他們到時是否符合居留條件?誰能保證他們日後不會回流香港?所以,滙豐不讓他們提前領取強積金,完全合情合理合法,英國政客和黃人們純屬無理取鬧。
老實說,若黃人們希望靠強積金在英國生活,還是趁早死了這條心吧。英國通脹居高不下,衰退危機揮之不去,那點強積金到底能撐多久?英國零售商協會數字顯示,去年12月食品通脹率持續飆升,從11月的12.4%升至13.3%,創下有紀錄以來最高數字。展望2023年,對消費者和企業而言將是另一個艱難的一年,因為通脹完全沒有減弱迹象。面對此情此景,那些移英黃人只能自求多福,找到工作的必須好好珍惜,還沒找到工作的就加倍努力,洗大餅也好,送外賣也罷,千萬不要嫌棄。
英國內政部官員日前沾沾自喜表示,兩年來英國已向14.5萬港人批出BNO簽證,對英國社會及經濟帶來重大貢獻。沒錯,如果移英黃人都能提前領取強積金,對英國的貢獻豈不是更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