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我自巋然

美國在烏克蘭戰爭中低估了俄羅斯的能力,結果一年下來,俄羅斯全無敗象,反而歐盟被痛創。即使美國強壓,若戰場上沒有進展,和談機會未有,歐洲似乎難以堅持下去。美國能怎樣做呢?把爛攤子丟給歐盟,結果又可能來了阿富汗的翻版,美國是進退維谷。
去年11月中美兩國的元首會面,意圖借中國疫後開放來拉攏中國,以使美國外交的重心「重回中國」,這可能也是誤判中國政策的轉向。中俄關係表面上看不如烏克蘭戰爭前那樣親密,俄羅斯積極拉攏中國,中國卻報之以兩國不結盟,使美國存有中俄冷淡的誤解,也以為有機會通過重啟兩國高層溝通而改善中美關係,推行新的和解,重複列根時代的對蘇聯伎倆。但國務卿布林肯訪華一廂情願,中國不給面子地公開嘲笑沒有宣布,即沒有安排,布林肯訪華之議反為中國公開打臉。而在飛艇事件中,美國擊落飛艇,中國借機譴責,引發美國內部政爭。拜登的新和解企圖,既受中國拒絕,也被中國順勢讓美國右翼政治勢力(包括鷹派)來將之埋葬。
這兩件事都在國際上凸顯中國的聲勢和外交策略,美國求華而不成,內外狼狽不堪。這樣的失利,使拜登的外交戰線全域陷入困境。拉攏中國不成,壓迫也無效,美國可怎樣做?軟硬不侵,中國是不理美國的干擾引誘,埋頭幹自己的事情,這個事情也包括去年11月開始的中國元首外交攻勢。
中國不會與美國和解,便不可能棄俄從美,反而是會進一步用不同方法支援俄羅斯。單以正常貿易,支援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出口(包括直接出口中國),向俄供應大量的工業製品、零部件、機械與卡車,以抵銷美國及西方的制裁禁運,俄羅斯便不易敗,除了戰場扭轉劣勢,亦壓迫美國、歐盟耗盡它們的武器庫存。在核武以外,若中美開戰,或用任何形式的代理人戰爭,美國將缺常規武器彈藥。美國軍方已提出警告。若台海開戰,北韓制約南韓,美日便缺庫存以與中國作稍長的武裝衝突。中美衝突,美國軍力武備資源分薄,烏克蘭戰爭也會因此後繼無力。此所以美國不敢兩線開戰,也急求中國新的和解。硬攻不成,改作軟攻,也減美國本身的財政壓力,減少歐盟在重壓之下背叛的機會。
中國應該不管美國的挑釁,堅持幹自己應做的事,美國便會自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