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破解和解

中國無人飛艇入美一事,或許是中國無心插柳,卻給美國政治帶來麻煩爭議。
爭議的目的不是說中國無理,也不是說美國軍方無力,反而是針對拜登所欲推出的與中國溝通新政策,美國及西方部分媒體稱之為和解政策,有點像蘇聯後期戈爾巴喬夫提出的和解(détente)。或許這提法帶有政治意味,把現時中國在去年11月後的政策「轉變」連上戈爾巴喬夫時代,似乎是以當年的政治壓力加諸中國。西方普遍認為,戈爾巴喬夫時代的和解政策導致蘇聯的瓦解,造就了西方的政治與意識形態的勝利。
像拜登政府支持和促成新和解,是希望改變中美現時的政治對立,推動溝通,由此而尋求與中國政府緩和關係,進而在國際上合作。國際上有分析說,拜登的目的是把外交戰略重心從歐洲轉往亞洲,全力對付中國。這是因為共和黨特朗普對華貿易戰失敗。民主黨改採更為間接迂迴的戰略,重拾80年代對蘇聯政策的智慧。新和解不是真正的和解,是不同的對華戰略,目的一樣是亡華,一如滅亡蘇聯。
不過,美國內部,包括共和黨與軍方等更右的勢力,卻以拜登的政策為媚共媚華,給中國機會復興。所以,軍方便宣言2025年美國會與中國打一場傳統戰爭,台灣問題便是中美之間最大衝突。美國政府與議會內部有更多的指控和妖魔化中國,要求加強制裁抑制中國,封鎖中國,且在不同的範疇見諸行動。今次中國飛艇事件便被渲染為中國侵犯美國,美國要強硬反應,大動作地用戰機來擊落飛艇,如中國外交部所說,反應過度。
拜登希望不會因此影響中美關係,中國嘲笑說雙方從未宣布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美國還是會擇時再作安排,始終不願封閉與華溝通的大門。飛艇事件已導致美國兩大主流派別對華政策的角力,未知這是否是中國所希望達到的目標。中國外交部的反應強硬,便是火上加油,拜登政府的政治壓力更大。
或許可看到,去年11月兩國元首提出溝通,中方的態度是有節有理,且要求溝通是美方主動,中國還是本着原來政策取向,不主動遷就美國,而是以實力,在美國以外的外交努力、中國經濟的復常發展,來應對美國任何的對華戰略。不動如山,是中國國家利益,柔和如水,不排除任何合理合情的溝通,不針對第三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