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污罩港臭氧難防 3500人提前死亡
經濟損失419億 綠色運輸收緊排放須積極
去年本港空氣質素整體雖有改善,唯獨臭氧年均濃度上升。「健康空氣行動」發布去年空氣質素回顧,分析環境保護署空氣質素監測站的數據,發現一般監測站及路邊監測站錄得的二氧化氮(NO2)、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及微細懸浮粒子(PM2.5)年均濃度,全部均有雙位數跌幅,跌至有紀錄以來最低;唯獨臭氧年均濃度上升,一般監測站及路邊監測站的紀錄,分別上升4%及6%。根據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達理指數推算,空氣污染在去年令3,516人提前死亡,總經濟損失高達419億元;料隨中港兩地放寬防疫措施和走向復常,兩地空氣污染物排放會增加。
雖然NO2、PM10及PM2.5污染水平下降,但仍超出世界衞生組織標準。其中以路邊NO2超標最多,去年均濃度為每立方米64微克,較世衞標準每立方米10微克,超出5.4倍;其次是路邊PM2.5,年均濃度為每立方米19微克,超標2.8倍。而若以香港空氣質素指標作比較,路邊NO2仍然超標60%,路邊PM2.5則合乎每立方米25微克指標。
多區懸浮粒子數值下降
健康空氣行動提到,在全港15個一般空氣質素監測站中,屯門錄得PM10及PM2.5年均濃度最高,分別達每立方米32.2微克及18.3微克;NO2濃度則於觀塘最高,達每立方米44.8微克。而去年幾乎所有一般監測站的NO2、PM10、PM2.5年均濃度均下降,唯獨元朗錄得的PM2.5濃度逆勢上升6%,由每立方米17.4微克增至17.6微克。
隨中港通關,健康空氣行動預料兩地排放將會增加,促政府加大力度減排,包括全面推行綠色運輸、電子道路收費、擴大低排放區、行人及單車友善政策、收緊船舶排放標準、採用潔淨能源等。
擬2027投入700輛電動巴士
健康空氣行動指出,路邊NO2濃度來源主要是汽車排放,巴士、貨車等商用車的路邊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佔全港車輛排放九成以上,但因資助及基建不足,業界難以轉用零排放車輛。政府擬於2027年底前投入約700輛電動巴士和約3,000輛電動的士,亦只佔全港12%巴士及16%的士;健康空氣行動促請政府盡快為商用車全面零排放制訂清晰時間表。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