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發展青年事務 注重包容參與

很多身居企業管理層的朋友跟筆者說,管理企業最怕有「我們」對「他們」這樣對立的想法,這種企業文化一旦出現,員工之間就必然會出現分歧。公司內員工缺乏一致,在商場上很難跟對手競爭。因此,當這種情況出現時,很多公司寧願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讓同事退修幾天,先消弭「我們」對「他們」的對立,然後力求統一員工在願景、使命、企業目的、價值觀等關鍵領域方面的看法。內部安定了,公司才能無後顧之憂,把所有精力放在業務和跟對手競爭的方面上。
須摒除對立心態
要點一,把同樣策略應用在青年事務上。國家領導人說過「青年興,則香港興」,特首在施政報告裏也引用過。年輕人是明日棟樑,是香港的未來和希望,香港在疫後的世代裏能否重新振作,再創輝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年輕一代的「表現」。如果年輕人對本港有抱負、有承擔,視香港為家,願意為香港的未來付出所有,那麼我們的未來就必定是亮麗的。反之,如果年輕人不合作、不付出,甚至跟現在的治港精英建立起「我們」對「他們」的對立思維,那麼香港的未來就無望了。因此,消弭「我們」對「他們」的對立看法,同樣適用於青年事務上。
要點二,構建包容思維。本屆特區政府非常注重青年事務,承諾推出《青年發展藍圖》,勾勒出整體青年發展工作的願景、主要的工作方針和方向,同時也列出相應的行動、措施和成效指標,把青年事務具體化,筆者認為這是件可喜的事。
要消弭對立,就必須先張開懷抱,包容對方。在這方面,政府計劃擴大「青年委員自薦計劃」,把參與計劃的諮詢委員會數目,由目前的60多個大幅增加到不少於180個。同時,政府也將選定兩個與地區事務相關的委員會,開放委員會的部分名額,讓青年人自薦成為委員,鼓勵他們在地區事務、青年發展和公民教育等議題上發表意見。這種容納對方的做法,必定能加強施政者和年輕一代之間的互動和互信,有了互動和互信就容易醞釀出一致的願景和目標,目標一致,自然不會有對立的情況發生了。
要點三,建立主人翁意識。在很大程度上,人的喜惡取決於擁有感和代入感。東西是自己的,自然會珍惜和愛護。國家領導人對年輕人有「要引領青少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的期盼。積極讓年輕人參與本港的各項事務,自然會讓青少年產生擁有感,覺得香港的未來扛在自己的肩上,自己是香港未來的主人翁,從而對這城市有擔當。
年輕人是社會明日的棟樑,所以青年事務絕對是重中之重。在筆者看來,政府積極鼓勵青年人參與地區事務,這個方向非常正確,因為只有摒除「我們」對「他們」的對立,把對方融入「我們」的懷抱裏,才能目標一致地為建設香港的未來共同努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