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詞有理:疫後經濟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放寬防疫措施,啟動復常之路,新的一年經濟表現應可看高一線,成為引領全球經濟的主要動力。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美國無事生非,為了圍堵中國,肆意破壞產業鏈和供應鏈,導致世界失序,成為疫後經濟復甦的最大阻力。
儘管中國放寬防疫後出現疫情高峰,經濟受到一定衝擊,但以中國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民眾的抗逆力,相信很快就能克服困難,逐漸走上正軌。部分華爾街大行對中國投下信心一票,花旗銀行預料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加快,按年增長可達5.3%;摩根大通較保守,也預料今年中國經濟可以錄得4%以上的增幅。相對於美國和歐洲經濟大概率陷入衰退,中國明顯更勝一籌。
但也有一些不同聲音,部分西方學者和媒體出於慣性偏見,照例唱衰中國,甚至頗有「崩潰論」的味道。他們認為中國受到疫情影響,未來兩、三年經濟將會面臨嚴重問題,反而美國等西方國家經濟表現將更優異云云。這分明是睜眼說瞎話,過去3年疫情期間,中國經濟增速是美國的3倍、歐盟的5倍,孰優孰劣,難道還需要爭論?展望2023年,美國和歐洲依然備受通脹困擾,無可避免將繼續採取緊縮性財政政策,反觀中國通脹一直保持低水平,有足夠空間和手段調控經濟。數字不會騙人,無論是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還是流入A股的北向資金,最近的增長趨勢都較為明顯。這說明一個事實,外媒不斷唱衰中國經濟,卻擋不住外資用腳投票,畢竟商人的觸覺最敏銳也最真實。
當然,美國是不會輕易收手的。隨着世界各國逐漸走出疫情,經濟恢復正常化,「抗疫」終將退出歷史舞台,「競爭」將再次成為主題 。最近美國除了加緊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圍堵,還推出《降低通脹法案》,連歐洲盟友也受到打擊。在後疫情時代,各國本應齊心協力,共同促進經濟復甦,偏偏美國出於私心,既不守貿易規則,又肆意干擾供應鏈,導致世界經濟秩序大亂,嚴重窒礙疫後復甦。
幸好這個世界已不再是美國說了算。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不斷崛起,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日益增加,上合組織及金磚國家已足以和G7分庭抗禮。美國繼續倒行逆施,只能更加令人反感,把自己置於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對立面,遲早連歐洲盟友也避而遠之。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