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吟虎嘯:對抗性矛盾釀成人禍

誰都不能否認,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制度矛盾與由此衍生出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國家關係、外交博弈、軍事衝突、意識形態等矛盾的客觀存在。這些矛盾的表現形式,可以是對抗性的,也可以是非對抗性的,由具體事項和條件而定。中央政府在解決香港回歸問題時推出的「一國兩制」,是解決這些矛盾的創新方法,初心和基本方針是把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的矛盾規管在「一國」憲政框架下,化解矛盾,不要發生對抗性,以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中央的初心和基本方針一直沒變。
回歸20多年來,代表資本主義的政治力量、為美英為首的國際資本服務的反中亂港勢力,把「一國兩制」框架內的矛盾蓄意搞成對抗性,發生了動亂和暴亂,試圖顛覆「一國兩制」,危害國家安全。儘管如此,中央還是堅定貫徹「一國兩制」不動搖,用《港區國安法》、中央全面管治權、愛國者治港,以及對香港的行政、立法、司法制度和上層建築領域進行必要的整頓和改革,規管平衡社資矛盾,消弭對抗性。
消弭對抗性,首先就要除惡務盡,一網打盡反中亂港勢力。香港回歸後不斷生亂,資本主義的力量不斷挑戰「一國兩制」、挑戰中央,就在於英國部署撤退時,培養了一個逢中必反、逢社必反的政治上反對派,他們把反對行動不斷推向激進,激化矛盾,把本來非對抗性的矛盾推向對抗性,暴亂、攬炒、煽起「港獨」,引美英干預香港和國家事務。中央曾經一忍再忍,希望以包容態度和方法,防止矛盾升級到對抗性;反對派則視中央乃軟弱可欺,得寸進尺,愈鬥愈兇。很明顯,此為人禍,不剷除這個團夥,人禍難絕,遇有時機就會捲土重來。
其次,消弭對抗性矛盾,還要在香港的社會環境、社會土壤下工夫,這包括香港的教育、文化、媒體、意識形態領域清掃殖民統治影響,以及一切崇洋媚外、反共仇中影響,讓愛國主義成為思想主流、文化主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