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新年願望

香港需要多元化的社會,不是單一的文化、單一不變的體制。能否如此,將決定香港未來的發展機會,包括能否參與國家的發展大局。
香港的目標不是作為內地城市,與上海、深圳、廣州競爭,而是把百年羞辱的歷史轉化為對未來有利的發展因素,幫助國族的復興。這個轉化,政治的條件已具備是一國兩制,開放而不是封閉的體制,方向是堅持國際城市發展的多元化。
一國是中國主權,不容挑戰。兩制是香港一制,不囿於殖民地時代的體制,或資本主義的口號,而是因地因時制宜,在原來中西文化衝擊的基礎上進行革新創新,走中國內地歷史未有的新局,變國際社會未有的體制。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因為香港面對的中國與世界都是百年變局,都是迎着未知的未來。香港一制的目標便是在香港,給內地、給世界開啟未知的未來,堅持國家主權,擁抱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央政府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要創造新天。因而特區政府、特區社會不能守成(守甚麼的成就?),也不能單是回歸內地(怎樣回歸到正在不斷變化的內地?)。穩中求變,變是主調,變才可以穩,不變是不穩,落後於內地且有可能連累內地。
香港一是要多元化,社會與體制多元,新加坡的民族語言文化的多元化值得學習,香港在中國人之外要對不同外國人包容融合。多元化可以有所比較,有所檢討,不會一成不變。且變化的幅度空間廣大,每一個來自本地或外地的一元都要適應與其他的一元,互動衝擊中一起變化更新。新加坡能在60年代建國後迅速趕超香港,這是主因。新加坡的多元文化體制已不是復舊或簡單拉雜而成,本身便是全新的系統,沒有東西、華洋之分。
香港比內地任何一個城市都開放、都多元,這是香港的優勢和歷史使命。一制只可以進一步多元化、國際化,不能走回頭路,而今後的多元化、國際化是走上真正的全球、絲綢之路,不是困守英美西方的霸權下的殖民因素。
香港不應是曾居和現居本地港人的香港,而是中國的世界的香港。中國是主權,世界是方向,香港是努力的基礎。把三者結合,連上打破西方桎梏的真正國際化、多元化,香港才可從全新的起點參與國家發展,成為國家推動人類共同體的一部分因和果。是為新年願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