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收回棕地牽連廣 本地產業陷絕望

特區政府豪言追落後,特別是房屋供應是重中之重,多線發展,覓地建屋刻不容緩,人工島估計耗資最少超過5,000億元,埋單恐近萬億元,甘冒掏空庫房之險;打造北部都會區,新界土地大變天,牽連甚廣,本來事關重大,應有周詳計劃,可是政府一貫慢條斯理,臨尾才起步趕工,出現問題屢見不鮮,受影響除了市民,還包括本地產業。
港府規劃中多個新發展區,涉及不少棕地,當中大量本地產業在土地上運作,收地令數以萬計的工業活動面臨倒閉或迫遷。元朗南發展計劃範圍之內,逾50年歷史的港製渠蓋工業,為本地提供生鐵井蓋多時,默默耕耘,貢獻良多,卻被政府忽略,一聲收地,未有為工廠進行妥善安置,成為第一批被開刀的犧牲品,需於明年3月16日前還原並遷出用地,然而近8萬呎的廠房土地,數百個「大龍冚」500公斤重的渠蓋以及逾噸重的排污水管,想找地重置,困難重重。
渠蓋廠幾經辛苦,找到寥寥無幾的合適用地,但因為政府宣布推出北部都會區進行一連串收地行動,立即封盤或大幅加價,租金開天索價,根本難以維皮。雖然一眾工廠盼望可獲「一換一」土地安置,繼續營運,但政府一刀切拒絕,強調棕地作業屬商業運作,只是叫閣下自理,按照法例申請法定補償及特惠補償的現金援助,但政府開價與市場脫節,被斥為天方夜譚,亦反映官僚處事僵化,未能與時並進,而且麻木不仁,對於小企業死活漠不關心。
港府開展大項目,往往鑼鼓喧天,高調諮詢,但最後無聲無息作出種種不合理安排,之前收集的意見如泥牛入海,白費時間做騷。像規劃北部都會多時,理應一早了解廠家的困難,作出合適安排,雖然早於2013年已經開展元朗南發展計劃的研究及公眾諮詢,但區內一眾工廠直斥諮詢只是裝模作樣,包括在2018年研究重置棕地作業者於多層樓宇,但具體顧問研究報告到現在仍然未見,當局曾叫工廠搬上工廈發展,但一般工廈根本無法承受渠蓋廠作業的重量,難怪被質疑閉門造車,根本沒有落區實地觀察廠家疾苦。
棕地作業者經常背負污染環境的惡名,但事實上對本地工業及民生有一定貢獻,猶如無名英雄,政府一直明許默許其經營,才是最應受到矛頭所指。早前類似渠蓋廠情況的(界刂)木廠黯然關門,政府對多個本土產業營運者過橋抽板,其實亦是一拍兩散。渠蓋廠與房屋署合作,其渠蓋供應量約佔全港公營房屋供應三分之二,一旦收地後結業,難以在本地尋找代替的供應商,如果向外地訂購,運費及訂價恐怕大增,而且質素亦成疑問,牽一髮動全身,窒礙未來公屋供應。
北部都會區的整體規劃,波及大量棕地作業者,而政府未能為棕地作業者提供適切的過渡安排,等於扼殺生計,犧牲一眾支援本地產業發展的廠家,亦製造失業問題。一日未能妥善安置,發展計劃勢受影響,政府必須面對現實,正視棕地工廠安置問題,解鈴還須繫鈴人,官府這個責任是逃避不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