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藥到病除:止咳還是化痰?

新冠疫情下,除了政府的指定診所外,市民亦可透過醫管局一站式手機應用程式「HA Go」預約遙距診症。醫院管理局已更新處方新冠口服藥物的臨床指引,高風險人士和長期病患者若身體合適的話,不論有否接種新冠疫苗,皆可獲處方新冠口服藥物。現時在本港緊急使用的兩款新冠口服藥,如在病徵出現5天內開始服用,能有效減低入院及死亡風險。
新冠口服抗病毒藥可以令病人體內的病毒量快速下降,病人愈早服藥,療效愈明顯。醫管局亦會即時安排物流公司將藥物送到病人手中,讓病人盡快開始藥物療程。由於抗病毒藥有機會和其他長期藥物產生相互作用,醫管局亦會安排藥劑師透過手機,解釋和指導正確服藥的方法。
乾咳痰咳 用藥有別
患者病毒量降低或康復後,很多時仍有咳嗽的後遺症。咳嗽可分為兩種,分別為乾咳和痰咳。簡單來說,痰咳指帶有因呼吸道受刺激而分泌出來的痰液的咳嗽,而乾咳則相反,指沒帶有痰液的咳嗽。如有乾咳,就應使用鎮咳劑,抑制中樞神經而紓緩咳嗽。相反,如有痰咳,治療方法是用除痰劑,使氣管釋出水分稀釋痰液,讓病人容易咳出積存的痰液。
由此可見,病人不應在沒有醫生或藥劑師的建議下亂服咳藥水,因為如有乾咳但誤服除痰劑,病情就不能好轉;同樣地,如有痰咳但誤服鎮咳劑,痰液就會積存於氣管內。此外,市民亦可往中醫診所求診,調理身體,減輕後遺症的影響。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