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奪命工業意外一年26宗 職安修例 不容再等

工業意外一宗都嫌多。 工業意外一宗都嫌多。
工業意外一宗都嫌多。
高處墮斃多 建造業重災
工業意外一宗都嫌多!今年本港接二連三發生大型罕見意外,包括MIRROR演唱會墮屏事件、安達臣道地盤天秤倒塌等。工業傷亡權益會昨日回顧本年度職業傷亡大事,截至周二(20日),勞工處一共錄得26宗致命工業意外,較去年多一宗,建造業佔最多,共有17宗。工權會坦言,因工作死亡的整體趨勢過去數年大致相若,反映死亡事故一如維持頻繁狀態,情況令人憂心,惟職安罰則的修訂卻在立法會遭受多番阻撓,該會形容「不能再等」,促請立法會盡快通過,保障打工仔。
工權會表示,今年共跟進67宗涉及職業死亡個案,當中有21人為猝死;「高處墮下」仍是每年死亡事故的重災區,今年跟進的14宗高處墮下或離地意外中,建造業工業意外佔了10宗,較多事故涉及從業人員從樓層孔洞、搭棚架時墮下。而工人遭倒塌物壓斃意外亦錄有9宗,涉及天秤、閘門、鋼筋籠等。
僱主員工乏認知 中暑難追討
近年氣候轉變,全球暖化漸成大趨勢,本港天氣也愈來愈熱,過去已發生4宗懷疑中暑致死個案,死者多為戶外工作工人。工業傷亡權益會幹事余嘉浩表示,雖然中暑屬工傷,不過實際情況下不論僱主僱員均沒有相關認知,導致呈報個案甚少,而中暑工友亦因日漸康復而放棄追討,再者因中暑致死個案,亦難以獲得醫學證明,「死亡證上通常不會註明是中暑致死」,故死者家屬得不到應有賠償,欲追究亦恐怕需與僱主就案件陷入膠着。
余坦言,MIRROR演唱會墮屏事故後,政府雷厲風行,包括成立工作小組、高調界定僱傭關係、公開調查報告、警察重案組介入跟進是次意外,此舉實屬罕見,期望政府將來能以一貫方式處理其他類型的職業意外。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則批評本港對違反職安條例行為的罰則異常落後,即使事故造成工人死亡,亦只罰款數萬元便敷衍了事,到近年終見增加罰則的曙光,但在立法會仍遭遇多番阻撓,令條例遲遲無法通過,蕭強調,如有人明知危險亦不做足安全,重罰是必須的,故有關罰則無疑有助加強阻嚇作用,望盡快通過。
團體倡海事工業意外納監管
至於職安修例將不涵蓋海事工業意外,且最高罰則亦相差大截,蕭倩文補充,由於海上意外過往較難監管,同意應一視同仁,在通過職安罰則修訂後,重新檢視現時海事工業意外的有關罰則。
工權會引述勞工處數字,截至周二,本年度共錄26宗致命工業意外,較去年多一宗。(李志湧攝)工權會引述勞工處數字,截至周二,本年度共錄26宗致命工業意外,較去年多一宗。(李志湧攝)
工權會引述勞工處數字,截至周二,本年度共錄26宗致命工業意外,較去年多一宗。(李志湧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