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中央數據庫面世 環評快一倍完成

中央環境數據庫昨逐步開放,圖左為徐浩光。(鍾樂霖攝) 中央環境數據庫昨逐步開放,圖左為徐浩光。(鍾樂霖攝)
中央環境數據庫昨逐步開放,圖左為徐浩光。(鍾樂霖攝)
倡更多工程免許可證 團體憂損環境
環境保護署昨日正式推出中央環境數據庫,以支援優化《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的程序。環保署表示,該署在本月12日向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匯報檢討環境影響評估程序的進度,並提出四大優化建議,包括建立中央數據庫、更新《條例》內的指定工程項目清單、更新技術評估要求,及善用直接申請環境許可證的途徑。當中的中央數據庫更是建議中的重點,以利用先進的智慧科技及龐大的數據系統支援整個環評程序,有助把環評程序所需的時間由原來的36至48個月,縮短一半至18至24個月。環團則擔憂豁免更多指定工程項目須有環境許可證,或會忽視對環境的影響。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徐浩光指,把環評程序所需時間縮短後,不會減少現行法定的公眾查閱期,亦不會影響環評報告的質素。他指,以沙田T4號主幹路優化方案為例,優化後環評所需時間由原來34個月,縮減一半至約17個月完成,以離島污水收集系統工程第二期-南大嶼山污水收集系統工程為例,預期優化後環評所需時間可由原來39個月,縮減至15個月完成;而有關項目的法定諮詢及審批程序時間,可維持不變。
他又說,如果善用直接申請環境許可證的途徑,協助例如「污水再造的處理及應用方案」等項目的倡議人,採用直接申請的簡化途徑,可把法定環評程序所需時間由7.5個月縮減至2.5個月。
上限150人可同時瀏覽
另外,環保署亦建議更新《環境影響評估條例》內的指定工程項目清單,豁免更多指定工程項目須有環境許可證。署方舉例指,建議豁免一些必須的設施,及一些為管理或保護環境敏感地區而進行的小型工程,例如:為消防、醫院、警方、國家安全和其他救生及緊急用途而設置直升機升降場等。
此外,環保署現時會先把一般環境訊息開放供公眾查閱。署方又指,為提供最佳的瀏覽體驗,同時使用中央數據庫的人數上限為150人;至於智慧環境分析及噪音模擬工具,現時只會開放給工程項目倡議人及其顧問公司,並會控制不超過50人同時使用。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陳可淳則憂慮,有關豁免的定義範圍是否過大,又認為有合理解釋十分重要。
她又指,在建設相關工程前後,應該與其他項目一樣,要有良好完整的規劃,擔心部分工程毋須使用環境許可證時,會否過於倉卒而忽視對環境的影響。陳又指,有關資料庫是公開資料,讓所有公眾人士在任何時間可瀏覽所有資料則會較理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