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民意諮詢又做騷 青年憂慮無前途

長江後浪推前浪,少年強則國家強,這道理萬變不離其宗,即使香港經過佔中及反修例事件,部分人對年輕人抱有戒心,帶着有色眼鏡看他們,動不動就冠以「黑暴」或「廢青」,其實有心搞事的只是一小撮人,大部分青年都本來是雄心萬丈,想努力貢獻社會及國家,但最終會變成躺平甚至「廢青」,成年人在責備之餘有沒有檢討,到底發生了甚麼事,讓青少年消沉?
一項最新青年價值觀調查指出,超過兩成半受訪青年不認為自己有用,認為自己人生觀是消極的受訪青年比率相若,每4個受訪者就有1個消極,可能是無力感籠罩,僅三成青年認為市民意見對政府政策有影響力,較疫情前大跌兩成,既然對政府如此沒有寄望,近六成青年希望移民外國。移民成為近年熱話,以往只有中產擁有一定身家才考慮移民,因為深知人生路不熟,去到外國難以謀生,只能靠食老本。但香港青年人移民潮,很多只是帶幾年生活費,便往他方闖天地,與其說是勇氣,其實是對自己家園不再眷戀,覺得留下來沒有前途。
留在香港,連找容身之處也很困難,小小幾十呎劏房也要五、六千元月租,環境衞生亦十分惡劣,年輕人申公屋以往被視為沒有大志,但近年卻被視為人生贏家,可是僧多粥少,一等可能數十年,白首上樓夢。政府聲稱建三萬伙「簡約公屋」,但部分選址偏遠,當中位於上水蓮塘尾的地點,距離上水港鐵站也要十多分鐘車程,連等車時間,出市區最少兩小時,打風落雨隨時沒有車出入。相信很多人為了工作,寧願棲身市區板間房。而「簡約公屋」每個單位平均造價近90萬元,比傳統公屋及居屋都要貴,但原來不打算長遠使用,極有可能十年八年就拆,既不環保又浪費公帑,住幾年就要搬,又何來安居,又如何樂業呢?
如果政府制訂政策時有足夠諮詢,特別是聆聽年輕人的心聲,就不會怨聲載道,經常出現劣評如潮。可惜政府慣常講一套做一套,所謂諮詢,都是官樣文章,做騷一場。昨日財金官員又做其鍵盤戰士,為明年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究竟最終是順應民意,抑或是意見接受,做法照舊,相信市民都心中有數。就以樓市撤辣為例,各界特別是商界,過去一年紛紛疾呼要求廢除辣招,希望挽救樓市,帶旺經濟,可是官員抱殘守缺,堅決繼續綁死樓市。政府要聽取民意,隨時都可以與業界商討,甚至落區與市民接觸,何需擇日打鑼打鼓說諮詢公眾?做騷的意味實在太濃。
受多重因素打擊,經濟預計會出現3.2%的負增長,本年度財赤料逾一千多億港元,展望明年,各界都希望盡快通關,為疲憊的市場帶來活水。然而撤走的資金,短時間內未必回流,出走的年輕人,走一個少一個,都是土生土長的主人翁,是誰導致香港人財兩失,是誰搬走大家的乳酪?港官若有自知之明,就多點做實事,少一點做騷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