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復常之路不易 今邁步從頭越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指,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已不適合稱為「新冠肺炎」,Omicron的病死率降至0.1%,相當於季節性流感,應該改稱「新冠感冒」。而一向跟足內地標準的澳門亦開始放寬對香港的入境檢疫安排,毋須酒店隔離,我們相信內地一樣也會很快逐步放寬措施,實現免隔離檢疫通關。復常之路有如戰後重建,我們經過了3年艱難的疫情,日常生活、經濟活動都大受影響,但復常又何止通關一個問題,我們要追回失去的時間、失去的東西,政府一定要有更主動作為的思想準備。
復常有如冬去春來,對百業來說都是好事,但對於某些行業來說,由於冰封太久,都彈盡糧絕了,特別是與旅遊相關的行業,包括旅行社業務、旅遊巴、跨境直通巴,要復業一點也不容易。以旅遊巴為例,這些旅遊巴已經停運擺放在停車場近3年時間,車輛長期沒有運作導致機件老化需要維修,動輒要花費5至10萬元;至於旅行社,就算公司沒有倒閉,旅行社門市都關得八八九九,重新復業又需要一筆裝修費用。筆者建議政府針對特定行業,提供復常啟動基金,一部分是現金津貼,另一部分是政府百分百擔保的低息貸款,以推動行業盡快恢復。
主動作為 追回時間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應更積極協助港商推廣對外對內的業務,做好正面宣傳。走出去方面,爭取盡快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相關部門應主動組織各業的商貿代表團,出訪主要貿易夥伴,高調推廣業務,特別是強化與東盟十國的貿易關係。引進來方面,香港要發揮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的優勢,舉辦更多國際商務會議和展覽,並透過不同優惠,鼓勵外商重臨。此外,最近中央與中東海灣地區國家合作進一步提高,政府也應藉此機遇,吸引中東地區來港投資,並在社會軟硬件上配合發展需要。
疫情3年,延遲了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進度,我們錯失了3年黃金時期,通關後如何追落後,落實並鞏固十四五規劃中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是刻不容緩的任務。其中的重點,筆者認為要令更多香港市民了解內地最新的發展情況,不論是投資、就業、升學和生活等,特區政府可以委託一些富有經驗的團體,在大灣區為港人提供更多的諮詢和支援服務,將內地的港人組織起來,協助港人把握灣區發展機遇。
復常之路,始終離不開對人的關懷。2019年黑暴加上3年疫情,令正常社交活動大為減少,有研究指出不少人都得了不同程度的抑鬱症,兒童及青少年則出現社交發展遲緩。筆者認為民青局、勞福局、教育局、文體旅局,應跨部門協作,從社會心理的層面,透過建立關懷網絡、舉辦社區活動、推廣體育運動、普及藝術文化活動,以至個人及家庭輔導層面,以提升市民的心理健康和社會的正能量!我相信政府主動作為,團結社會各界,疫後香港一定會「坎坷過後有艇搭」。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