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工業事故致家庭破碎 倡提高安全意識

葵涌貨櫃碼頭氣體爆炸意外,一名男工人慘死。 葵涌貨櫃碼頭氣體爆炸意外,一名男工人慘死。
葵涌貨櫃碼頭氣體爆炸意外,一名男工人慘死。
【本報訊】致命工業意外接連發生,包括前日有一名男工人在葵涌貨櫃碼頭泵氣入緩衝板時突然爆炸慘死。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昨稱,近日發生的意外已造成3個家庭破碎,對於年幼子女失去父親,感到憤怒痛心,而今年工傷事故死亡人數更已與去年拉平,強調雖然每宗事故都是獨立發生,但共同點皆因缺乏安全意識和教育不足。
充氣爆炸較罕見 難有徵兆
蕭倩文在電台節目表示,對於近日所發生的3宗意外,包括工人從棚架墮下、工字鐵跌下及防撞板氣體測試事故,導致3個家庭破碎,令一眾小朋友自小便失去爸爸而感到憤怒及痛心。她坦言,今年工業意外的死亡人數,已追平去年所錄得的數字,縱使每一宗意外都是獨立,但共通點都是工人安全意識及教育不足。她認為,承建商在進行每項工程前,應先作獨立風險評估,而不應抱僥倖心態。
對於葵涌貨櫃碼頭前日發生的氣體爆炸意外,工作場所職業健康及安全管理人員工會理事李光昇表示,因充氣而引致爆炸比較少見。他解釋,過往一般通常都會先進行水壓測試,如早期有問題會有滲水情況出現,基本可用「肉眼」檢查及採取補救措施,相反氣壓破裂則沒有徵兆,「話爆就爆」。不過他亦重申,進行水壓測試需視乎情況而定,未必所有工程均可以進行,「但盡可能都會做」。
李強調,當不能進行水壓測試時,則要進行氣壓測試,不過相關測試將危險得多,因為無法預測那些部件出現損壞,故進行測試時,相關人員必須保持安全距離。至於安全距離則視乎壓力和氣體量的大小,「愈大就要相隔愈遠」,才能保證足夠安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