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脫鈎之戰

內地的政策環境有着大的轉變。
疫情未遏止,但確認新冠病毒的變種重症率下降,無症候的感染者不構成對本身和社區的嚴重感染威脅,防治政策因此調整,從政府統籌包攬,改為政府只守衞重症的醫療服務和部分疫苗接種,其餘絕大部分的責任改為市場化、大眾化。
這可減低政府的負擔,也同時可取消嚴格的封鎖防治政策,當然後果是疫病傳播擴大,政府的對策回復到傳統的模式,政府集中管理公共醫療系統,其餘則由社會大眾自我防治處理。除非疫情惡化,政府的公共醫療系統應付不了,如國外一些城市,政策才會修改。但依病毒變種馴化傾向,和內地的中西醫防治能力,相信可避免國外城市的政策反覆。
在防治政策改變的前提下,社會民生與經濟政策便可復常。當前中國面對的挑戰不單止是復常,而是怎樣利用現時國際政經時機,謀求中國最大發展的機會。
現時有點像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美國為首的西方緊縮。當時中國用擴張貨幣刺激經濟支持全球經濟增長,雖然國內有所批評,中國此舉卻趁西方經濟停滯而大肆擴張,佔據市場的空間。美國即使迅即採量化寬鬆政策來競爭,但中國的勢頭已成,阻止不了,便出現2014年前後美國對中國戰略轉變,以中國為敵。今次因新冠疫情,也因美國擴張過度而採貨幣緊縮,正好讓中國擴張以替代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中國便不應只是復常,更應趁機利用這個難得的機遇,鞏固發展。
美國是擴張,同時謀求與中國脫鈎,用擴張來推動國內再工業化,吸納從歐盟等(也包括日、韓、台)的資金與生產投資。中國亦應用擴大投資,提升經濟,吸納從美國回流的華人資本與人才,以及招攬俄羅斯、伊朗和「一帶一路」國家的資金、企業與人才,與美國抗衡,一是乘勢而上,二是應對美國西方脫鈎中國後的國際經濟競爭。這便不是簡單的復常,而是要把中國經濟升至新的更高台階,進行更大的發展。
美國發起的新冷戰是混合戰爭方式。顏色革命、局部代理人戰爭之外,是金融戰、經濟戰、人才爭奪戰、跨境生產鏈之戰,也包括與經濟國防緊密結合的科技戰。即使疫情帶來一定代價,若還在可控範圍,以這代價來推動中國在與美西方脫鈎之戰勝出,還是十分合算,功大於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