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處理聲請已燒85億元 議員:港墮假難民深淵

假難民滯港從事不法勾當。 假難民滯港從事不法勾當。
假難民滯港從事不法勾當。
免遣返案件近1.5萬宗 遠超法院負荷
假難民濫用免遣返聲請機制拖延留港,不但嚴重影響本港治安,過去10年更狂燒85億公帑。議員葛珮帆昨在立法會前廳交流會後指目前仍有逾1.49萬名申請免遣返聲請,司法覆核的個案亦逾8,000宗,但司法機構每年只可處理1,000到2,000宗相關案,令香港「跌入假難民深淵」。為應對聲請者對社會造成的負擔,政府在本月7日更新遣送政策,有議員透露政府在會上交代自推行新遣送政策後,當局在約一星期內成功處理26宗個案,又指以現時的處理速度,有信心能達成早前向立法會承諾的績效指標。
葛珮帆指出,據悉目前不單止免遣返聲請的申請個案逾萬宗,上訴人數亦達2,000人,司法覆核更有8,388宗,如此龐大的數量會令香港在假難民議題上「沒完沒了」。儘管政府已加快處理,但她指雖然今年已經遣返了一部分假難民,但目前政府用在人道支援的花費上已有12億元,過去10年也用了80多億港元公帑,此外,當局一直沒有交代政府用了多少錢在聘用法律團隊處理假難民的案件,並質問「假難民要禍港到邊個地步」。
政府在本月7日起更新遣送政策,在新政策下除非法庭另有指令,否則入境處在下列情況下,一般仍可執行遣送相關聲請不獲確立者離港的行動,包括不論聲請人是否將會或已經向更高級法院就原訟法庭的裁決提出上訴,除非更高級法院在入境處執行遣送行動前推翻原訟法庭的相關裁決;不論聲請人是否將會或已經就遣送其離港的行動提出其他法律訴訟,除非法庭在遣送行動執行前作出指令要求暫緩該行動。
更新政策加快遣返
議員陳穎欣表示,曾在會上向保安局局長及入境處處長反映有關免遣返聲請的問題。她透露,政府指自實行新措施後,當局在約一星期內成功處理26宗個案,而去年全年僅處理700宗。當局又指以現時的處理速度,有信心能達到早前向立法會承諾一年處理1,000宗聲請的績效指標。陳以政府提供的數據推算,按現時處理速度一年可處理1,300宗,較去年可節省約六成時間。
當局指實施新措施後,約一周內成功處理26宗個案。當局指實施新措施後,約一周內成功處理26宗個案。
當局指實施新措施後,約一周內成功處理26宗個案。
葛珮帆葛珮帆
葛珮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