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滲水辦 每年投訴4萬宗 半數唔查收工

樓宇滲水問題嚴重。 樓宇滲水問題嚴重。
樓宇滲水問題嚴重。
懶理長年擾民 議員斥唔夠着緊
不少舊樓日久失修導致滲水問題嚴重,新樓亦會因結構問題滲水,但處理時間動輒數年,令市民困擾不休;資料顯示,每年近4萬宗滲水投訴中,只有不足一半獲處理。有議員昨日在立法會上提出口頭質詢,指個別滲水情況,例如冷凝水的投訴,會被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以「不會構成公眾衞生滋擾問題」為由,而不獲進一步跟進,要求局方提供相關數據及解決方案。惟局方表示沒有獨立統計數據,而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會研究滲水事項,預計在明年年中公布結果,但有議員斥「力度不足、唔夠着緊」。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回應指,過去5年,每年接獲的滲水舉報數字,介乎3.4萬至4.4萬多宗,不予進一步調查的個案介乎1.38萬至2.1萬多宗,但並沒就不會構成公眾衞生滋擾問題而不獲進一步跟進的個案另行統計。她指滲水辦可循簡易程序處理的妨擾事項包括排水渠、衞生設施、糞渠等狀況構成的妨擾,滲水辦在收到投訴後會確認滲水源頭,如源頭屬於上述妨擾事項,便會發出妨擾事故通知,其餘個案會轉介有關部門跟進。她續稱,鼓勵業主之間協商合作,業主立案法團和管理公司亦可扮演更積極角色,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帶領的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也將樓宇滲水納入研究課題。
冷凝水個案不獲受理
議員對有關回應均「深感失望」,指政府對冷凝水個案「完全唔理」。議員郭偉强也指香港2046年有約33萬幢170年樓齡的樓宇,據局方回應,滲水辦處理到的個案不足投訴一半,而屋宇署要有明顯結構問題才會介入,可見局方「力度不足、唔夠着緊」,質問局方研究有沒有時間表,及何時會提出具體建議。
環境局局長謝展寰指未來會建議加重定額罰款罰則,又會研究可否修改法例,預計在明年中會有初步結論。
針對用新科技處理滲水問題,議員梁文廣指處理滲水問題的程序複雜,先要事主和管理處確保供水系統有沒有漏水,之後食環署視察污水有沒有漏水、屋宇署要試地台試色粉,再拿去化驗,而目前滲水辦人手和技術落後,肯定會追不上增加個案的數目,甯指近年滲水辦引用更先進的紅外線技術,未來希望將技術推展到18區使用,但指目前以「先易後難」的原則處理個案,因愈先進技術會愈貴,對單位損害也愈多。
郭偉强指局方對滲水問題解決「力度不足、唔夠着緊」。(黃仲民攝)郭偉强指局方對滲水問題解決「力度不足、唔夠着緊」。(黃仲民攝)
郭偉强指局方對滲水問題解決「力度不足、唔夠着緊」。(黃仲民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