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經濟再升

美元加息,牽動全球的經濟,加上烏克蘭戰爭,全球處於高通脹往滯脹的方向走。美元加息,表面上是為了抑壓美國的高通脹,可是,美國是能源出口國,即使頁岩工藝生產的石油與天然氣成本較高,卻還不會像歐洲那樣缺能源帶動百物騰漲。美國的油價上升,似乎是為了向歐洲出口,趁制裁俄羅斯油氣之際,高價暴利賺歐洲的錢。
美國國內能源價與國外價看齊,便不是供求因素,而是油氣公司和金融機構的操控。單只加息不足以減少能源的剛性需求。政府不干預,油氣公司還會堅持高價,並以國際價高作為理由。
顯然,美國的高通脹不是加息可以平復。況且在油氣以外,美國經濟還在增長,部分是由於烏克蘭戰爭帶來軍工生產的暴升。軍工生產是由政府軍費全包,沒有市場競爭來抑壓價格,實際是壟斷市場。烏克蘭戰爭消耗愈大,需求愈增,也同時引發其他國家的增置武器裝置。
美國經濟已變為三頭馬車驅動:油氣能源、軍工生產、金融泡沫,三者之中,最缺政府支持的,卻是金融泡沫,美元加息的打擊便集中於金融泡沫。這三者都涉及大企業利益,美國政治是企業支持政治游說集團的民主競爭,金融泡沫背後的大企業與政治集團會束手受制嗎?
於是,金融泡沫背後的資本便要限制美元加息,理由很簡單,也是經常重複引用。如美國國債上限已近,不提升上限,國家會停擺;提升上限,也便是政府多發債,聯儲局減息放錢。未必是即時由加息轉為減息,但必然是放緩加息步伐和幅度,增加市場美元供應,保金融泡沫。
又如用中國威脅論。中國正放寬防疫全力刺激經濟,一方面抬高人民幣匯率,與其他貨幣一起抗拒美元升值及其帶來對各國經濟的破壞作用;另一方面,放寬人民幣銀根,擴大人民幣國際化,在國際市場上填補美元收縮產生的空缺,用人民幣推動的中國經濟擴張,佔據去美元化的市場空間,形勢一如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中國經濟趁機大擴展。美國正認定中國為最大的競爭威脅,怎會讓中國經濟與人民幣趁機侵蝕美國與美元的國際霸權?
也如2008年之後美國迅即回復貨幣擴張,今天美國還是需要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來保金融泡沫、保經濟、保美元霸權。這樣的話,2023年可能又是另一輪經濟擴張周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