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德國政變
德國政府逮捕了25人,涉嫌為極右翼組織,計劃成立新軍隊,推翻聯邦政府,建立以聯邦中一小國的君主為元首的新政府。涉案人士包括眾多原軍方成員。逮捕行動用了3,000多人員,遍及德國各邦及外國。作為意圖推翻政府的陰謀政變,給歐洲及世界政壇帶來極大震撼,也使國際社會聯想到二次大戰前德國與中東歐的法西斯主義政治潮流和二次大戰的起因,這便不僅是德國一國之內的政治問題了。
計劃以小國君主作為德國的新元首,便是否定19世紀的德國統一,也否定上世紀90年代的東西德統一,回復到19世紀的歐洲,意味着「新德國」的重新組合。一方面如二次大戰前,納粹德國佔領其他德語與日耳曼文化的國家,驅趕非日耳曼民族。另方面,右翼法西斯組織在中東歐崛起,與德國的納粹主義呼應,如意大利、克羅地亞、烏克蘭、波蘭,以至西班牙的各類法西斯政權與組織。歐洲泛法西斯化,便造就了普魯士王朝統一德國和納粹黨統一歐洲。這與當前烏克蘭戰爭掀起的歐洲新舊法西斯主義復興的趨勢相脗合。
德國這個復辟的極右翼組織相信與歐洲其他地方,特別是現時烏克蘭集中的極右翼組織會有緊密聯繫。他們的合作便可能是以德國政變與烏克蘭新納粹主義政權互相呼應,篡奪歐洲政治的主導權。德國政變後可把持歐盟,烏克蘭戰爭中烏克蘭政府也與北約的右派早已結合起來。在德國政變的助力下,更可直接取代北約,以烏克蘭現時在歐洲最大的軍事力量,倒過來反控北約。這便是歐洲在二次大戰後再一次全面納粹化了。
美國與歐洲多國,包括現時還未真正獨立的德國,建有嚴密的軍事與情報體系,滲透至各方面去,便不可能不知這個極右翼組織的政變計劃,若知而讓其發展,到底是有何目的呢?
美國對付歐洲,從來是分而治之。二次大戰前,美國與德國、日本等法西斯政權合作制衡英法。只是在納粹德國統一歐洲後,才出兵支持英國抵抗,目的是怕德國勢大,吞併英法後,會危及美國利益。今天烏克蘭戰爭是扶助當地的新納粹主義,且在各地召集極右人士參戰,戰爭已變成俄羅斯與美國支持的國際極右勢力的戰爭。或許是美國害怕德國真的政變起來帶來嚴重後果,才知會與容許德國政府進行拘捕及鎮壓。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