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大灣區問題
香港在大灣區的發展,是中央政府的照顧,不是針對新時代戰略性的取向。香港要怎樣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呢?是一線放開,二線管好,經濟特區式的港深或香港與珠三角整體的開放性融合?這是再造或大造香港的翻版?似乎香港是不需變化,只要搭上深圳、珠三角發展的快車便可?抑或借香港的特殊(不用向國家交稅,貨印關稅獨立等)使深圳、珠三角也再一次如經濟特區時代那樣的進一步特殊化?
香港與珠三角應怎樣連接、合作呢?香港是幾個中心,這麼多年都大致不變,可每況愈下,全球的中心作用下降,也連接不起珠三角的城市。深圳為首的珠三角,以科技創新引導,單只把香港的大學引進珠三角辦分校便是深化科技合作的產業鏈嗎?深圳為首的珠三角進行制度創新,示範全國,是怎樣創新?學香港,抑或學新加坡,以至另創道路?
我們有很多口號、政策。口號推動政策,中間只是邏輯推理,有甚麼中外事例支持,理論分析審定呢?
香港的幾個中心之間的關係與互動是怎樣?更根本,香港的再工業化方向如何?策略如何?步驟如何?不是把一些新科技產業列為目標便可成功。香港實行怎樣的資本主義體制?應否把現有體制拆掉,重建更適合新時代、適合香港大眾利益的資本主義?沒有大方向的指導和作為政策取捨的依歸,香港的施政還如英國統治時的政府,個別政策自成範疇,互不相關地制訂執行。為官者與香港社會都不知道背後英國政府在進行怎樣的把香港社會、經濟、政治來塑造。現在沒有英國政府,只餘下失去方向、缺乏協調的各個政策,按以前定下的規則、發展方向,盲目前進。結果是相互牴觸,效益奇低,失發展時機。建設與發展沒有方向,全盤的概念,美其名為有所作為,比起無所作為,其實優勝不多。
同樣地,大灣區要怎樣融合港澳、珠三角,是大問題。也應反映在新時代全國發展的大局中香港、珠三角等應扮演怎樣的角色,不能變成扶貧式,珠海幫澳門,深圳廣州幫香港。內地城市不願,港澳不甘心,沒有共商共建,怎來共享。
大灣區有發展綱要,但沒有更高層次的設計,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及一國兩制的融合方式,各自同期改革的路徑圖、時間表,事倍便功半。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