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軍方中委增額 結構折射改革

中共的中央委員會,是囊括黨、政、軍、群、企等各方面高級幹部的集團,其中作為槍桿子的軍方,向來佔有相當份額。在十八屆、十九屆中委裏,軍方將領都擁有41個名額,佔比20%;而在二十屆中委,軍方中委增至44人,佔比提高到21.5%。
在2016年軍改前,軍方中委幾乎是清一色正大軍區級以上將領,包括四總部,七大軍區,海、空、二炮、武警四大軍警種,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等單位的司令員、政委等,尤其是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其副職亦為正大軍區級,故而每個部門都擁有多達四、五個中委席位。軍改裁減四總部、七大軍區,軍委機關部門的職能與權力大大萎縮,反映到十九屆中委組成人員之中,軍委聯合參謀部、政治工作部都僅有一個中委名額,與以往總參、總政的兵強馬壯不可同日而語。
從二十屆軍方中委的構成來看,其主要新變化有三點。一是軍委部門的員額增加,如聯參部、政工部各有一名副職入選中委,而軍委的一廳、六部、三委主官,也首次全部當選中委,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軍委機關部門權力的適度回升。軍改最大的變化是撤銷作為領率機構、掌握軍隊實權的四總部,新設的15部門定位為辦事機構。所以軍改後軍隊單位排序,從原來的「四總部、各大軍區、各軍兵種」變為「各戰區、各軍兵種、軍委各部門」,去年開始又調整為「軍委各部門、各戰區、各軍兵種」。中國政壇有嚴格的排名政治學,排名次序象徵着權力輕重,如今軍委部門排名居首,且增加中委名額,顯示軍改思路有了某種糾正,重新強化軍委部門權力。
符合備戰打仗思路
二是三軍參謀長,包括陸軍參謀長黃銘、海軍參謀長胡中明、空軍參謀長俞慶江3位中將,也都當選中委。一般而言,以往只有單位司令員、政委等正職才能入選中委,副職通常安排為候補委員。上屆中委雖也有幾位副職入選,但以副司令員為主。2016年軍改後,各戰區、軍種的司令部改稱參謀部,地位同樣一度被削弱,淡化指揮色彩,突出幕僚意味。而今參謀長首次集體直升中委,亦是重新加強參謀長作用,符合備戰打仗思路。
三是軍種席位比例發生變化。十九大時,作為新調整組建的部隊,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分別獲得了3個中委席位。而在新一屆中委裏,兩支部隊均只有兩個名額。作為第六大兵種的聯勤保障部隊,首次獲得一個中委席位。陸軍員額與上屆持平,而海軍、空軍的中委席位,均比上屆增多一個,達到4席。除了司令員、政委、參謀長,海軍南海艦隊政委楊志亮、南部戰區空軍政委徐西盛亦當選中委。
在近兩年台海軍演、遠洋訓練、繞島巡航、南海戰巡等重大軍事行動中,海軍、空軍是主力,航母、潛艇、隱形戰機也是軍備發展最突出的成績,增加中委席位,乃應有酬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