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歐洲的悲哀

當前世界局勢最大的變化是烏克蘭戰爭甚麼時候進入停戰談判。
烏克蘭澤連斯基政權是不願停戰,支持他的美國軍火商也不願停戰。因停戰武器消耗減少,他們便不可能從百億美元計的軍火交易、援助中獲利。其中涉及的利益是以億美元計的資金,足以支付在美國國會政府游說並作收買官員之用。美國政府和國會也還是以利益為主要依歸,但當然都是國家以外的個人與企業利益,國家不過是加快印發鈔票而已。短期還未到美元變廢紙、美國國債市場崩潰的階段,美元的狂歡還可維持下去。
正因關係到的利益龐大,烏克蘭戰爭背後的支持者勢力強大,不管人命損失,城市與社會破壞,他們是希望戰爭打下去,愈大愈激烈愈好,因為這樣消耗更大,他們獲利更巨。
不過,美國的精英體制裏還有跨國的金融寡頭集團,他們的利益是要求戰爭打而不破,只要有限度的戰爭來製造他們種種在美國內外的收益。他們有周期循環的長期觀念,不像軍火商和烏克蘭美國貪污的政客那樣短期行為。這應該是烏克蘭戰爭中節制戰爭和要求停戰和談的最主要力量,也應該是美國民主黨政黨最主要的金主。他們也與金融市場上的暴富(包括投資銀行的經理們)不同。後者是烏克蘭戰爭中僱傭軍隊的金主,暴富的心理使他們把戰爭視作金融遊戲、電腦遊戲那樣可以為所欲為,滿足他們幼稚狂妄的心理。
在美國北約方面,烏克蘭會否出現停戰談判的機會,便決定於美國精英體制裏的內部鬥爭。歐盟的內部意見分歧,利益衝突作用屬次要,因為北約已經被美國劫持,歐盟及各國政府也多被收買或洗腦,不會維護歐洲人民的短期和長期利益。德國綠黨是典型的例子,LGBTQ群體亦是同類,他們與歐洲的新納粹分子都是極端主義者,為了意識形態而不惜犧牲別人與社會。
相反地,主張傳統歐洲的宗教社會價值反而成為反戰和保護本土人民的主力。它們勢力雖增,卻還不足以抗衡美國主導的政治力量,且有淪落為新納粹主義的危機。歐洲基本上已成一盤散沙,不可能成獨立力量與美國抗衡。烏克蘭戰與和便只能由美國決定,也就決定於美國的內部政治矛盾的變化。
這是歐洲的悲哀,也是美國以至世界人民的悲哀。誰會能夠揭竿而起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