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告別劏房出口術 增加供應得個講

國家領導人曾寄語港府,「房子住得更寬敞」是民心所向,無奈說易行難,港府對解決房屋問題束手無策,別說住得寬敞不可得,連何時告別劏房也含糊不清。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揚言有信心10年內讓「劣質」劏房絕迹,便是語言偽術的典型。言下之意,難道「優質」劏房便應該存在?
立法會一連三日討論《施政報告》致謝議案,何永賢表示,政府關心劏房問題,全力興建傳統公屋之外,也有約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計劃推出,同時繼續推展興建中約兩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她相信多管齊下會改變劏房租務市場生態,10年內一些環境惡劣又收取高昂租金的劣質劏房將生存不了。
猶記得,京官曾對上屆政府耳提面命,香港必須告別劏房。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隨即大言不慚表示,2049年可以告別劏房,即比「五十年不變」還要久,因而飽受輿論抨擊。到了李家超政府上場,揚言「以結果為目標」,擺出做實事姿態,但何時告別劏房一樣語焉不詳。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便坦言,不敢承諾告別劏房;何永賢則進一步以劣質劏房在10年內絕迹搪塞,意味劏房在10年後依然存在,只是美其名曰不再劣質而已。
必須指出,房屋局上月公布《長遠房屋策略2022年周年進度報告》,透露現有127,500戶居於環境欠佳的單位,較去年增加400個,當中有93,600戶居於劏房,按年增加1.5%,反映基層居住環境不斷惡化。更有團體調查發現,劏房租管實施近一年,仍有大量劏房戶不受新例保障,濫收水電費的情況比比皆是。由此可見,位處舊樓之內的劏房,廚廁合一有之,鼠患蝨患嚴重又有之,火警隱患更是令人擔憂,可見不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跟「優質」完全沾不上邊。
誠然,惟有增加公屋供應才是治本之道,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最起碼要讓市民看見希望,而不是一味口說實事求是,實際上怕事避難,將問題無了期拖下去。奈何人們看見的是,高官大玩語言偽術,根本沒有決心告別劏房,國家領導人說的「房子住得更寬敞」更是不知從何談起。
尤其是《施政報告》提出未來5年興建約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以解燃眉之急,出發點是好,但大家都知,所謂簡約公屋同過渡性房屋無異,只是換個名堂而已,挖東牆補西牆,實質傳統公屋供應量並無增加。何況簡約公屋同樣有租住年期限制,許多人未及上樓已要遷出,結果只能返回劏房,永續沉淪。如果以為這樣就能解決房屋問題,不啻是自欺欺人罷了。
說來實在悲哀。歷屆港府都視房屋問題為施政重中之重,由董建華年代說到李家超年代,結果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積重難返。高官但求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一味出口術了事,完全沒有決心、魄力與承擔。林鄭政府是「講咗當做咗」,現屆政府又有甚麼分別?怕只怕,10年後劣質劏房不但沒有絕迹,反而更加劣化,無殼蝸牛更加絕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