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仗義執言:內地藥物本地可及性

本港的罕病、癌病患者不但要長期與病魔作戰,身心飽受煎熬,其家人更要承受巨大財政及心理壓力,能盡快獲新藥治療是他們能否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雖然政府已設「指定病人」藥物計劃,即醫生可為病人申請使用未於本港註冊的藥物,但不是所有醫生都願意花時間幫病人搞申請,供應商也可能不願提供協助,釀成不少罕病、癌症患者因等不及買到藥而最終失救的悲劇。所以,筆者多次要求政府加強引入內地研發藥物。近年我國對腫瘤和罕見病藥物的研發突飛猛進,國研新藥絕不遜色於傳統藥業大國。惟當局反應並不積極,認為現行機制較穩妥。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固然重要,可及性也同樣重要。不必要的法規會構成延誤及障礙,阻礙了原本有藥可醫的患者獲得安全有效的藥物。
為加強內地註冊新藥在港用的可及性,筆者建議政府通過短中長期方案來推行。短期內可設立有別於「指定病人」計劃的渠道,助符合監管機構規定(如治療緊迫、治療腫瘤及罕見病等)但只獲國家藥監局註冊的創新藥物可在本地使用,並以先行計劃形式逐步擴展;中期,可持續評估在藥物註冊過程中使用一張CPP(藥劑製品證明書)而不是兩張CPP的可行性,並與國家藥監局溝通,了解成為國際醫藥法規協調會議(ICH)正式會員資格的預計時間;長期上,研究制訂與國家藥監局的藥品註冊互認方案,長遠加快內地新藥在港的投用。
罕病、癌病患者在治療的路上難關重重,救他們於水火之中是政府應有之義。期望局方正視他們的迫切需要,盡快研究落實上述措施,加強內地藥物在港可及性,以挽救生命,讓患者重拾希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