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穩金融

中美關係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後或許有和緩的可能,政治以至軍事衝突可以減少,但貿易以外的金融矛盾應該還會惡化。一是美國加息步伐未必會減緩,在最後減緩之前,美元加息的衝擊依然存在。二是美國債務危機沉重,美元不能貶值以引發資金外流。美元要高企,便是其他貨幣貶值。美元與其他貨幣已是零和遊戲。
美國要保衞強美元,便要用各種方法威逼利誘來逼貶其他貨幣,其他國家為保本國經濟,必然要防衞,金融戰、貨幣戰可能更激烈。內地關門可保內循環,也可在離岸人民幣市場開門打狗。
香港無此制度優勢,一方面,港元與美元掛鈎,匯率過強,不利經濟轉型和再工業化。另一方面,國際投機資金可衝擊港元,與美元的掛鈎,在貨幣局體制下,匯率與金融價格牽連一起,外力壓港幣,香港被迫加息,加息打擊股市樓市和整體經濟,很容易重回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中港元保衞戰。香港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也有中央政府支撐,港元不會崩盤,可是難免要加息,也難免股市受投機操縱。
亞洲金融危機時,香港政府成立盈富基金救市,從匯市與股市雙線對抗外來投機,雖有損失,大致平定危機。今天香港的股市規模龐大,也已變成中國股市的海外板,以中資企業股票為主,投機的動用金額更大,攻擊的對象便不只香港,影響通過不同渠道,擴及內地金融市場。這是香港的弱點,但同時也是優勢,因為香港市場的內地資金企業為主,保衞香港金融穩定便多了內地企業、資金的持份者,它們背後有內地各個地方與產業集團,更有中央政府。港元的金融戰,香港股市的保衞戰,便不會是香港獨力抵抗,還有來自內地與中央的支持和各種的市場介入,外力要打垮香港金融、港元,便要壓倒中國整體的力量,舉國的體制,困難巨大,它們便不會如亞洲金融危機那樣全力出擊;相反地,多會採游擊戰,目的是投機取利,投入的資金較少,也求速戰速決,卻利於香港內地聯手控制。
特區政府也可趁機加快組織施政報告提出的儲備用作投資的主權基金方案,在保衞香港金融市場的穩定上多一分力量。
在金融戰爭中,迷信市場實際是放任外力投機。香港要穩港元、穩股市樓市,一如中國要穩人民幣的匯率,也要穩樓市避免爆發失控的危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