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供銷社變熱灶 百姓憂懼寒心
在內地上百個正部級單位裏,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是最低調者之一。這個在計劃經濟時代壟斷城鄉基本物資買賣的機構,在改革開放後日益邊緣化,甚至一度被撤併,故此,也成為發配問題官員的收容站。比如,原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琳、中紀委副書記王偉、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等正部級高官,在「犯錯」之後都被貶謫供銷總社。
如今冷宮陡然變成熱灶,再度紅火起來,比如湖北省的供銷社分支機構,本來從80年代的1,800多個縮減到只有600個,如今迅速擴張到1,400個,後續將實現全省所有鄉鎮全覆蓋。供銷社重出江湖,風頭一時無兩,但這個本已遠離日常生活的機構再度出山,引發隱憂。究其原因,供銷社被打上了濃濃的計劃經濟烙印,拋卻一些老年人的懷舊濾鏡,供銷社象徵的是物質匱乏、缺衣少食、市場凋敝。
從1949年起,中國倣效蘇聯建立起了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這當中的一個重要機構就是供銷社,對全國城市鄉鎮農村的物資,實行統購統銷,從種子、化肥、農具等生產資料,到油鹽醬醋、衣帽鞋襪等日用百貨,全由供銷社壟斷經營。而農民生產的雞蛋、毛皮、蔬菜等,也只能出售給供銷社,否則就是投機倒把,動輒被當成「資本主義尾巴」進行批鬥懲罰。供銷社某種程度上也成了從經濟上加強統治管控的工具,一直延伸到基層角落。
也正因此,在改革開放後,隨着街頭攤販、小賣部、個體戶、便利店的湧現,供銷社迅速沒落,在很多地方關張退出。道理很簡單,僵化的經營模式遠遠跟不上瞬息萬變的市場節奏;其國營性質帶來的服務態度差、效率低等弊端,無法與視顧客為上帝的私營商戶相比。當從老百姓被允許在街頭喊出第一聲叫賣的吆喝聲開始,也就同時唱響了供銷社的輓歌。
強勢回歸 與民爭利
而今,供銷社強勢回歸,其直接影響就是必然大幅擠佔私營商業的空間,與民爭利。一者,供銷社自身佔有大量的土地、場館等資源;二者,本身即是公權力的一部分,民企在其面前只有輾壓的份。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的要求,到2023年就要將供銷社打造成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服務平台,改造農村傳統商業網點、農貿市場、菜市場等。「改造」一詞,難免令人想起解放之初那一波「改造」,整個民營經濟被連根剷除。
換句話說,供銷社如果本身真有競爭能力,那其擴展經營網絡,自然要經受市場考驗。然而如今,開足權力機器,成千上萬家供銷社網點便迅速星羅棋布,顯然不是單純的經濟考量。所謂市場主體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只是一句空話。防疫3年,「大白」一句話就可以將商舖貼封條關門。如果真是為百姓好,首要問題是放寬箝制,讓中小商舖、升斗小民活下去。而國進民退、另起爐灶,到頭來,只怕是百姓沒飯吃,經濟也江河日下,兩敗俱傷。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