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政情:遠程診症 醫生難去除陰影 長者需科技轉型

林正財指遠程醫療,勢必對面對面嘅傳統診症模式構成衝擊。 林正財指遠程醫療,勢必對面對面嘅傳統診症模式構成衝擊。
林正財指遠程醫療,勢必對面對面嘅傳統診症模式構成衝擊。
透過手機同網絡,足不出戶就可以睇醫生嘅「遠程醫療」服務,的確係方便同快捷;2019年醫管局已推出遠程醫療服務,至今已有45,000人次受惠。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早前出席一個座談會,指視像診症雖具發展潛力,但會對面對面嘅傳統診症模式構成衝擊,認為政府應及早制訂相關法規以及釐清醫生同病人嘅責任,同時亦要諗吓點樣協助老人家科技轉型,以便進一步推廣遠程醫療。
林正財話理論上醫生只要安坐診所,出面嘅病人輪流攞住部手機遠程醫療,咁醫生咪可以睇好多症囉!之不過,現實唔係咁簡單㗎。事關遠程醫療必須要有一個大家可以互通嘅資訊平台,而病人亦務必十分清楚自己嘅病歷同病況,以令病人同醫生嘅知識差距會有所拉近。
林正財促釐清法律責任
然而隔空診斷,同面對面咁做檢查始終係有分別;病人透過視像嘅說話,醫生又能否全盤接受呢?因此要推廣遠程醫療,仲有好多基礎建設要做,譬如要諗吓點樣將資訊好安全同準確咁交畀病者,畀對方都可以參與疾病管理當中,肩負部分決定、點樣同醫生平衡分攤法律責任等等,否則醫生難免會有陰影,擔心因遠程醫療而惹麻煩。
雖然遠程醫療涉及好多有待解決嘅技術困難,但林正財認為可以由一啲較容易嘅地方入手。佢話依家有唔少睇緊醫管局嘅老人家係有社工或護士等專業團隊跟進;而每當護士探訪嘅時候,就可以利用遠程醫療即時解決老人家健康上嘅問題,若果老人家唔明白醫生嘅說話,護士可以幫手解答,或替醫生進行一啲簡單嘅檢查,隔空斷症就會準確一啲。由於老人家可能患上唔止一種疾病,要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所以藥物管理亦不容忽視;但只要藥劑師掌握病人用藥紀錄,遠程醫療喺呢方面比較容易做到。
當談及老人家操作手機以進行遠程醫療,林正財認為會有一定難度。但佢又指出挪威多年前科技轉型嘅經歷,話說該國因取消交通工具實體票而觸發社會爭議,質疑實體票有咩問題呀?老人家無手機點算呀?而事件嘅結果,就係挪威推出資助老人家購買手機嘅計劃外,仲引發全國便利店嘅店員,有責任教曉老人家點樣操作手機。林正財話香港嘅「安心出行」確實令到好多過往唔用手機嘅老人家,都習慣使用手機,佢認為若趁勢再推一把,譬如安排多啲學生去教長者使用手機,有機會好似挪威咁進行科技轉型。
病人嘅角色需有所提升以及肩負部分決定,方可配合醫生進行遠程醫療。病人嘅角色需有所提升以及肩負部分決定,方可配合醫生進行遠程醫療。
病人嘅角色需有所提升以及肩負部分決定,方可配合醫生進行遠程醫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