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小修小補難救市 果斷放寬才成事

疫情沒完沒了,昨日新增5,697宗確診,只有495宗是輸入病例,近月都是這樣走勢,一個月便多了十多萬確診,三幾個月便會累積五、六十萬確診者,一年下來又會是一百萬個案,如果以去年同期的標準,政府應該收緊疫防,然而,大家可以看到,政府的趨勢是放寬防疫措施,這是衡量利益,配合世界大趨勢要復常,若果說是因應疫情而鬆綁,那不但是自相矛盾,更加是自欺欺人。
金融峰會特事特辦,國際七人欖球賽萬人除口罩談笑飲食,未見新增個案一發不可收拾,有鑑於此,港府昨日宣布由下周四起,將機舖、髮型店及政府轄下街市等地點改為「被動查核場所」,商戶不需主動查核疫苗通行證,市民入場只需掃「安心出行」,換句話說,持黃碼者亦解禁可進入這些場所。不過,新措施不包括餐館、酒吧及戲院等會脫口罩的地點,依然需主動查核疫苗通行證,黃碼人士未解禁,旅客入境首3日繼續被禁堂食,可能要等「團進團出」正式推出才有轉機。
港府堅持紅黃碼是必須,香港視防疫為大事,外國人可不會賣帳,也沒有必要跟你這一套。自今年9月底實施「0+3」入境檢疫後,以為可以吸引外國旅客,結果惹來反效果,離境人數反而遠高於入境數字,根本無助本港經濟恢復。商會都表達,入境檢疫「0+3」仍然有限制,商務旅客來港的意欲不大,如果短期內不能放寬至「0+0」,業界將會失望,難以說服國際,香港正逐步復常。商會希望在放寬至「0+0」前,考慮放寬商務旅客來港在「黃碼」期間進出公眾展館,並允許在特定地方進食,其實即是要求將金融峰會的特別安排,擴大至一般商務客。
其實除了港府以外,大家都認為入境檢疫有放寬至「0+0」的空間,本港現時每日確診個案約4,000至5,000宗,死亡率卻維持在低水平,反觀競爭對手新加坡,疫情不見得比香港好,卻已率先解禁,而且一再調整防疫措施,不再公布每日確診宗數,亦不再為新冠患者預留床位。這並非掩耳盜鈴,而是向外展示脫離疫情的羈絆,歡迎投資與旅遊。香港則是自己把自己放於尷尬位置,一方面向外國人招手,一方面又如臨大敵,對他們諸多限制,既然怕人帶病毒入境,為何還叫人來?
港府陸續重開關閉多時遊樂場所,先是燒烤場地,昨日又公布將開放轄下露營地點及其他室外康樂設施,而體育處所觀眾席、表演場所等亦將能飲食,包括馬場,理由是戶外地方空氣較流通。如果此說成立,那維持多時的口罩令,是否又應該考慮取消呢?變種病毒特點就是傳播力強,集體露營燒烤又豈會不播毒?如果出現傳播群組,是否又立時收緊打回原形?
根本市道困境,香港人很多都受到一定程度經濟打擊,憂柴憂米,食龍肉都無味,哪有心情去燒雞翼?為租金及供樓徬徨,隨時要瞓街露宿街頭,現在重開露營地點,真的是極大諷刺。現在的處境,綁手綁腳,根本是消磨鬥志,消耗老本,繼續拖拉只有等死的份兒。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